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0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1~8月份,江苏某县发生和流行猪水肿病。我们对该区发生的疫情进行了调查,并分离出1株带987P粘附素的大肠杆菌。发病情况 1~8月份,该县苗猪产地几个乡的仔猪,发生了以水肿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年龄大多在35~60日龄,断奶前后均有发生,但以断奶后为多,发病后2~3日倒毙。多数病例出现于饲料突然更换之后,平均发病率为10%,病死率60%。临床症状 病猪少食甚至不食,间或拉褐色稀便,少数拉血便。眼睑、皮下水肿,下腹部指压后留下压迹不易复原。叫声嘶哑,对外来刺激如触摸等敏感。后期,呈现四肢乏力,倚墙或伏地,呼吸困难,直至死亡。  相似文献   
2.
用新城疫病毒(NDV)F48E8株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由鸡痘病毒载体介导表达的NDV融合蛋白(F)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通过对20份阳性血清的P/N值与ELISA抗体效价(ET)的自然对数值(lnET)的线性回归分析,获得了回归方程lnET =0.201×P/N+4.632.应用该ELISA方法对表达NDV F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免疫鸡群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血清的ELISA抗体效价与相应血清中和试验的抗体效价高度相关.攻毒保护试验的结果显示,ELISA抗体效价与机体的保护力表现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将来自江苏、浙江、上海、福建、江西和新疆6省(市、自治区)的10株新城疫病毒(NDV)分离株经克隆纯化,用反转录PCR扩增其F基因9×102bp片段,测定序列,通过与国内外已发表的NDV F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比较,测定的10个分离株分别属于Ⅲ、Ⅵ、Ⅶ3个基因型.其中近年流行的基因Ⅲ型病毒与同属于该型的经典强毒F48E8的同源性较低,约为92%;明显小于近年流行的基因Ⅲ型毒株之间的同源性(>99%);近年分离的NDVⅥ型毒株之间的同源性和Ⅶ型NDV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2%-96%.从各毒株的分离时间来看,新基因型NDV毒株不断出现,而原有的NDV强毒也能分离到.  相似文献   
4.
免疫鸡群中新城疫强毒感染流行机理的研究——抗体效价与带毒排毒的关系徐福亮张如宽刘秀梵(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医学系225009)免疫鸡群发生ND的条件,首先必须有NDV强毒存在,其次必须有一定数量免疫保护水平不足以抵抗该强毒感染的鸡在群内存在。当强毒进入...  相似文献   
5.
提取马立克氏病病毒(MDV)Rispense株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总DNA,运用磷酸钙-DNA沉淀转染CEF,可以成功地得到MDV的病变空斑。用每份沉淀含20μg的MDV和细胞总DNA转染次代CEF,其转染形成空斑的数量为4~221个,转染频率约为10-6~10-5;将磷酸钙-DNA沉淀加入到CEF中,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h后,室温下用15%甘油休克2min,由此可以提高转染频率约20倍;转染后形成的MDV空斑与原始感染病毒的空斑形态、生长速度一致。MDVDNA通过磷酸钙沉淀法以较高的频率转染CEF,为研究MDV基因组的调控、重组DNA的表达及构建高效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1980年以来,扬州地区的仪征、邗江、高邮和宝应等县的水牛、猪以及家犬中散发一种神经性疾病,致死率很高。我们对疫区进行了调查,并对病死的水牛、猪和犬共20余例进行了检查,确诊为狂犬病。现将调查和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利用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的全细胞包被酶标板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工感染鸡血清中的MDV特异抗体,并比较了ELISA和琼脂凝胶沉淀试验(AGPT)的敏感性。 (一) 材料和方法 1. 毒种:MD毒株Z_4由本实验室分离并保存;京-1株血毒由北京市农科院畜牧兽  相似文献   
8.
1985年5~6月,某县一些鸡场以及专业户的雏鸡发生一种以呼吸困难、腹泻和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疫病,经现场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鸡曲霉菌病。(一)发病情况 据92个发病鸡群的调查,发病最小的为5日龄,发病最多的是7~21日龄,21日龄以上的鸡则很少发病和死亡。病死率1%~66%,其中8~14日龄的病死率最高,15~21日龄的病死率次之,7日龄以下和42日龄以上的病死率最小。检查中发现,部分病死鸡还并发鸡白痢、球虫病和盲肠肝炎。  相似文献   
9.
荧光抗体技术始子四十年代,在1969年和1970年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专门就荧光抗体技术在兽医上的应用召开过两次国际性会议。目前荧光抗体技术已广泛用于细菌、病毒、原虫的鉴定,传染病的快速诊断,肿瘤抗原的研究等。继荧光抗体之后,在六十年代,医学工作者即开始用酶代替荧光素标记抗体,作生物组织抗原的鉴定和定位,从而创造了酶标记抗体新技术。近年来,国内亦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笔者应用猪瘟酶标抗体和荧光抗体诊断猪瘟作了对比试验,现将其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获取新城疫病毒F48E8株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扩增反应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长约1.93kb,与预期结果相符。将其克隆入质粒载体pGEM-3Zf(+)中,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Southern杂交证实为新城疫病毒F48E8株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