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用牛肺巨噬细胞构建了cDNA基因文库的基础上,参照人和小白鼠CD14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PCR方法成功地扩增出编码牛CD14的特异性DNA片段,并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牛CD14基因的核苷酸在相同区域内与人CD14的同源性为79%,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73%;而与小白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75%和71%。无论在核苷酸还是氨基酸水平上,牛CD14基因与人CD14的同源性都要高于与小白鼠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2.
猪IgGⅡ类Fc受体基因的真核表达及其在组织中的分布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已克隆的猪IgGⅡ类Fc受体cDNA(swFcγR Ⅱ)基因序列(DQ026064)设计的引物S29和S2,通过RT-PCR技术从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中扩增了完整的960 bp swFcγR Ⅱ ORF序列.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swFcγRⅡORF基因成功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然后用脂质体法转染COS-7细胞,用玫瑰花环试验鉴定了swFcγRⅡ受体的亲和特性.半定量PCR检测表明,swFcγR ⅡmRNA在外周血白细胞、肝、肺和肠系膜淋巴结有较高表达.  相似文献   
3.
通过杂交瘤技术制备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筛选的阳性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从中发现1株单克隆抗体能与感染猪瘟病毒的猪肾、肝病理组织切片及PK15细胞产生特异性染色反应,与非感染猪的肾、肝组织切片和PK15细胞无染色反应。单克隆抗体与猪瘟病毒感染的PK15细胞或猪肝、肾小血管内皮细胞中的猪瘟病毒呈现较强的特异性棕色着染,表明该单抗是针对猪瘟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对研究猪瘟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生命活动和繁殖定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单抗命名为YNF,培养上清液和腹水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80和1∶10 000。抗体蛋白属IgG类,亚类为IgG2/κ。  相似文献   
4.
将牛IgG2 Fc受体(boFcγ2R)编码区cDNA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的巨细胞病毒启动子下游,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c3bo2R;以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用玫瑰花环试验检测boFcγ2R在转染细胞表面的表达,通过G418抗性筛选和连续克隆化,在转染细胞表面稳定表达了boFcγ2R受体分子,转染细胞的玫瑰花环形成率达90%。最后获得稳定表达boFcγ2R受体分子的COS-7转染细胞系,为受体的功能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5.
参考甲型塞内卡病毒(SVA)CH/HuB/2017株全基因组序列,构建SVA通用型载体,合成SVA FragⅠ和FragⅡ基因片段,并通过无缝克隆技术依次将病毒基因片段插入通用型载体,获得包含病毒全基因组的真核转录质粒pcDNA-SVA;经双酶切和测序验证后,在IBRS-2细胞上进行转染和传代,以获得拯救毒株rSVA-CH/HuB/2017;经遗传稳定性评价后,利用蛋白免疫印迹、间接免疫荧光和半数组织培养感染量等试验,鉴定和分析拯救毒株在猪肾细胞系IBRS-2和PK-15中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DNASVA直接转染普通敏感细胞系IBRS-2,即可快速拯救出含有沉默突变NheⅠ分子标记的毒株,且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拯救毒株和野生亲本毒株在IBRS-2和PK-15细胞中的复制和增殖特性相似。结果表明,通过建立一种基于T7启动子、RNA聚合酶Ⅱ启动子、终止子、核酶HamRz和HDVRz等元件的SVA单质粒高效拯救系统,可以在质粒水平快速编辑病毒基因组,为定向改造和拯救病毒提供了基础性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以纯化的经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培养的马立克病病毒(MDV)超强毒株GX0101病毒粒子作为免疫原,制备特异性识别MDV的单克隆抗体。GX0101感染CEF后第96小时收集细胞并反复冻融3次,离心取上清,选用100 ku的切向流超滤离心管浓缩,浓缩液通过Sepharose 4 Fast Flow(4FF)凝胶作为层析介质分离纯化MDV病毒粒子,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收集峰MDV病毒含量,并经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直径约100 nm的MDV病毒粒子。进一步用100 ku的切向流超滤离心管浓缩,制备峰尖病毒浓缩液,以此免疫雌性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IPMA)和Western-blot筛选,最终获得107个阳性克隆,由其中1株强阳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10B2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腹水IPMA效价为1∶2.56×10~6。本研究结果为后续MDV单克隆抗体的筛选、鉴定及诊断试剂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囊膜蛋白VP28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4条特异性引物,以pMDT-VP28重组质粒为标准模板,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建立了WSSV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测定LAMP对WSSV-DNA的最低检测限,并与巢式PCR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LAMP方法的最佳反应温度为65℃,反应时间为60min;LAMP对WSSV的最低检测限为10copies/μL,而巢式PCR为100copies/μL,表明该LAMP方法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巢式PCR检测方法。因此,WSSV的LAMP检测方法比PCR更为简便、快速、灵敏,且无需昂贵的变温仪器,更适应水产养殖的现地检测,本研究为WSSV早期感染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