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2篇
中国政治   2篇
综合类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张荣路  冯晓音 《前沿》2010,(14):37-39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一种国家制度和形态。新中国前28年的民主政治建设却陷入了误区,且长达28年之久,导致国家政治生活逐渐走向民主的对立面——专制。因此探究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加强对人民民主的认识,扩大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充分发扬和保证党内民主,正确行使人民民主权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对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由民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刑法等部门法共同调整.一旦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受到其他利益主体的侵害,需要代表国家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专门国家机关通过公诉手段救济.完整的公诉权应当包含刑事公诉权、民事公诉权和行政公诉权,在我国,检察机关是应然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人,由检察机关掌握刑事、民事、行政公诉权具有正当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我国经济相对较发达地区,流动人口犯罪达到城市犯罪总量的50%以上。由于其流动性.司法机关在适用强制措施时不得不以逮捕为主,造成部分涉嫌轻微犯罪的流动人口无法适用取保候审等非羁押措施.造成本地、流动人口轻微犯罪适用强制措施的不平等。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借鉴欧美国家保释制度的成功经验。在近期内,司法机关可以对流动人员有条件地适用取保候审措施。从长远看,应当更新观念,重构非羁押措施的执行机构,建立风险评估和异地保障制度,加强社会控制配套措施建设,加强弃保脱逃的刑事责任追究。  相似文献   
4.
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缓诉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成年人犯罪缓诉制度目前还处于局部的试行之中。这一制度对预防犯罪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要探索和构建完善的未成年人犯罪缓诉制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存在的合法性、合理性、必要性。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这一制度应占有其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5.
“双重保护”原则是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在未成年人犯罪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如何在保护未成年犯和保护社会安全与秩序的固有矛盾间取得平衡,是未成年司法制度的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也是检察机关必须回答的问题。作为司法机关的检察机关,应当在未成年犯罪刑事检察工作中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准确运用批捕权、公诉权、严格把握未成年人犯罪捕与不捕、诉与不诉的界限;改革检察工作方式,建立“恢复性司法”制度,实现“双重保护”。  相似文献   
6.
1999年12月1日,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告杭州武林纸业实业总公司破产。武林纸业实业总公司前身为武林造纸总厂(以下简称武林厂),是一家国有二级企业,曾获浙江省最佳经济效益称号。公司的主要产品“西湖”牌晒图纸在国内同行业  相似文献   
7.
[基本案情] 犯罪嫌疑人蒋某,原系中国工商银行某支行对公存款的业务员,负责管理某市财政局在工商银行的账户和资金。从2000年4月到2001提12月。蒋某利用代为购买转账支票的职务之便,用私自扣留的转帐支票,分10次从财政局账户中划出公款人民币3000万,以个人名义借贷给企业或者其他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