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规则是制度的一种,一般指人类反复使用而共享的价值体系,由规则、规范和策略构成。无论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都是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使组织成为有统一意志和准则的行动整体,运行更加有序化和高效率。如果制度不能以理论预期的方式发挥作用,就会  相似文献   
2.
现代化追求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主题,而现代化展开过程在相当程度上是民众的现代理念形成与变迁过程,故而,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民众现代理念变迁是深度理解中国社会的必要方面。现代理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观念等方面。通过1994与2014年采用同一调查问卷的城市居民横断调查分析显示:民众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经济与社会生活;自利理念与自我理念显著上升;传统及权威主义价值观上升,表明民众开始寻求心理与精神上的传统价值回归。现代理念变化同时也表现出世代和年龄效应。  相似文献   
3.
观念形态激活对公共问题决策的影响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实验方法探析观念形态激活后对公共问题决策的影响及其机理。实验采用3(左、中、右观念形态)×2(激活、未激活)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结果显示:1未被激活的观念形态对决策过程有影响,但是不同观念形态之间的被试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2观念形态激活后,不同观念形态的被试在公共问题决策上存在显著差异;3观念形态刺激使被试会倾向于选择与其观念形态一致的备选方案;4观念形态的激活显著减少了被试提出独立观点和方案的数量。这些发现对于公共决策与管理有若干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4.
生活经验和相关研究显示,潜规则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并时刻发挥作用,但学术界对潜规则的实证研究还很不够。本研究采用组织政治行为视野,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实际存在的领导中心的组织方式制度性地导致潜规则出现,而精神失落和从众性文化传统加速了潜规则的社会认同,从而使潜规则成为权力体制外运作的亚组织行为。个体在潜规则后果的精神-收益诸因素驱动下,经过成本心理计算,分别做出认同、中立、反对的反应。个体潜规则认同越多,潜规则就会在互动中不断扩大化。在个人、组织、社会及国家不同层面,潜规则表现出不同的"得"与"失去"局面。由于体制和文化原因,潜规则一时仍难以消除,应作为管理必然要研究的问题应对。  相似文献   
5.
研究中国政府决策机制的真实过程,是理解中国现象或中国模式的必要方面。鉴于该问题具有突出的中国制度-社会-文化情境性,适合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策略和“问题中心”的方法进行。基于现代社会人在制度-心理张力下生存的基本事实,制度-心理视野下的决策过程分析是必要的。理论分析显示.政府决策的相关因素为公共问题及锚定、决策的制度框架和决策程序制度、以第一决策人为核心的直接决策者及群体,决策相关意见方。由于中国政府的党政结构和实际存在的领导中心模式,中国政府决策表现出领导中心模式的现实规则,即某一层级政府或部门的第一领导人对于公共问题的锚定、决策程序,方案选择有根本作用。这样的决策模式表现出制度一人双重效应,第一决策者锚定效应,自上而下的聚合论证,决策制度约束层次递减,决策模式的稳定性等特征。领导中心决策模式是国家利益取向的,具有全局性和方向性,决策效用能够最大化。然而,由于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心态发生了变化,这一模式遇到愿景和利益取向分化的挑战。文章提出了决策模式分层化和两种途径的决策完善方式:分层即中央和大区域政府仍可采用领导中心模式,而基层政府应采用分中心决策模式。两种途径为基于人性的领导人愿景培育和权力分解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6.
景怀斌  刘白 《求实》2023,(6):17-32+107
会议是中国常见的决策方式,揭示其内在机制是深度理解中国模式的重要方面。以央地四级新冠疫情防控会议为研究对象,以“理念—话语—政策”为框架的文本分析结果表明:自上而下的“会议学习”是央地理念承接的重要方式,地方会议决策情境、层级特征是话语流变的主要原因。会议决策具有“集中的政治引领—分散的政策落实”的特征,在话语结构上呈现出民心合法化→政治合法化→议题建构→政策工具→组织保障的行动逻辑。其中,“人民中心”话语是会议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凝聚共识的决策认同功能;“党的领导”话语是会议动员的重要保障,具有塑造权威的政治统领功能;“统筹发展”话语是议题建构的核心主旨,呈现出政策工具与组织保障紧密关联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