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法律   2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精神病人的受审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受审能力的概念,针对精神病人的特点阐述了受审能力的评定标准,将中外有关此方面的立法和实践进行了对比,指出现阶段我国立法方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根据国情对受审能力实行三分法的设想,并建议指定辩护制度应惠及精神病人以维护他们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2.
麻黄碱所致精神障碍国内罕见报道 ,尚无大量吞服导致凶杀行为的案例。现报道1例。1案例某男 ,74岁。某日凌晨3时许在其弟弟家中突然用刀将其弟弟、弟媳、侄子三人砍伤。因家属反映其有精神异常 ,故委托作精神疾病司法鉴定。据调查 ,该男自幼患支气管哮喘 ,一直服用氨茶碱、麻黄碱。1983年起哮喘发作频繁 ,加大药物剂量才能缓解。1987年起出现失眠 ,情绪易激动 ,常因小事与他人争吵不休。有时半夜把家人唤醒 ,大发脾气。此次案发前应邀做客弟弟家中 ,因哮喘发作而感到不安 ,一连服下约400片 (10000mg)麻黄碱片。案发…  相似文献   
3.
管唯  高保林 《法医学杂志》1998,14(2):96-96,98
l案情摘要被鉴定人刘某,男,1975年9月生,初中文化,天业。1994年吕月某夜窃得2名约3个月的白胖女婴口交后将婴儿抛人池塘溺死,然后逃走。1995年11月在某市精神病院作司法鉴定,结论为:恋婴痛,有责任能力。因家属及律师有异议,司法机关故委托重新鉴定。2被鉴定人概况幼时生长、发育无异,1988年骑车被卡车撞倒并遭驾驶员斥骂、打耳光(无脑外伤),以后出现性格暴躁、冲动,无故毁物、逃学,学习成绩下降,无故发笑、唱歌,1990年上半年撕书;扯坏书包、剪衣服、剥始甲,为此退学。不与家人说话,一风开口则态度粗暴潮不是母亲亲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事件相关电位在道路交通事故精神伤残评定中的价值。方法以进行精神伤残评定的被鉴定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精神伤残评定的同时采用视觉P300检测事件相关电位,分析行为学表现数据及P300潜伏期、波幅等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和颅脑损伤程度组之间差异。结果纳入272例被试,其中13例(4.8%)未能有效完成测试,51例(18.8%)图谱无法识别,2例因按键缺失导致行为学数据未能采集,205例为7级以上精神伤残者。靶刺激和标准刺激平均反应时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组之间具有差异,但区分度并不明显。F4、C4、P4位点不同伤残等级之间P300波幅有差异外,其他各指标在各组之间无差异;ERP异常程度在不同精神伤残等级之间的构成比无差异。结论 ERP检查主要适用于轻度精神伤残者,当前检测结果尚不能成为有效划分精神伤残等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编制能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客观分级的评定工具。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的鉴定理论与实践报道,参考国内外的类似评定工具编制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DCRRS);并对该量表进行回顾性测试.分析其信度和效度。结果《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构合理.其界限值所划分的不同法定能力等级与专家鉴定间也高度一致。结论DCRRS对于客观地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特点、影响因素及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 方法 回溯即往一年半的鉴定资料 ,根据CCMD -3器质性精神障碍的症状分类对被鉴定人临床表现进行整理归纳 ,整理被鉴定人颅脑受伤的类型 ,统计分析评定时机及评定结论。 结果  65例样本纳入本研究 ,平均评定时机10 .2 3± 7.2个月 ,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和记忆损害 ,人格改变和神经症样综合征占有较大的比例 ,精神病性障碍和情感障碍较少 ,未见意识障碍和癔症样障碍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智能损害的严重程度及精神病性障碍与伤残等级负相关。 结论 智能和记忆障碍在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道路交通事故伤残评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般应在伤后六个月才宜进行伤残评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在责任能力评定中的扩展运用价值。方法采用DCRRS(内容包括现实作案动机,先兆,诱因,时间、地点、对象、工具选择,作案时情绪反应,作案后各种行为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工作学习能力、自知力、现实检验能力损害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对108例符合要求的患者进行评定并与专家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DCRRS各条目间及其与总量表分间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0.145~0.944,P〈0.001),分半信度为0.868。根据DCRRS参考划界分分组,无、限定和完全责任能力3组间及两两间量表总分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DCRRS与专家鉴定结果一致性较高(Kappa=0.958,P〈0.001),经判别方程回代具有较高的正确率(97.2%)。结论DCRRS的信效度良好,可作为辅助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相关法规规定,司法鉴定机构必须通过实验室认可、检查机构认可,或者实验室资质认定,其中包括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法医精神病的特性决定了该领域认可风险很高。通过对该领域的六个关键环节进行了识别,并在此基础上对法医精神病鉴定的四个认可评审重点要素进行了分析,以控制法医精神病鉴定机构认可风险、统一认可尺度,为司法鉴定机构认可试点的顺利推进提供参考资料和依据,进而促进我国法医精神病鉴定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确保司法公正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
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编制能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客观分级的评定工具。方法结合国内外有关的鉴定理论与实践报道,参考国内外的类似评定工具编制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DCRRS);并对该量表进行回顾性测试,分析其信度和效度。结果《限定刑事责任能力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构合理,其界限值所划分的不同法定能力等级与专家鉴定间也高度一致。结论DCRRS对于客观地对限定责任能力进行分级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标准化评定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事行为能力评定案例逐年增多,相关研究却相对匮乏,尤其目前国内尚未见精神障碍者民事行为能力标准化评定相关研究。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及其评定分级,然后重点介绍了国内外民事行为能力评定的考察项目,最后从心理测量学角度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论证了制定民事行为能力评定量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