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6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契约伦理价值与权利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利是以伦理为基础的,伦理的价值原则对权利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契约伦理蕴涵着生存、自由、平等和宽容四个重要的价值原则并构成由低到高的价值序列。与作为根基的生存原则相对应的底线伦理构成了权利的生成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达成权利的基本共识。以生存原则为起点的自由原则、平等原则、宽容原则自觉地向底线伦理回归并各自引导出庞大的权利体系构成了权利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2.
实质法律推理的运用使司法具有了合理性、协调性和实效性。无论从法官的基本信念、思维方式、审理技巧,还是从法官的期待来看,实质法律推理在司法过程中都应得到普遍的运用。但是在我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法官优先选择形式法律推理,对实质法律推理报以谨慎的态度。必须要以实质法律推理为核心来重塑司法推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许霆恶意取款案一审判决后,社会对此案的判决结果反响异常强烈,大多数人都认为判决量刑过重。法律界人士对此也是褒贬不一。而该案的重审结果也发生了向社会舆论倾斜的现象。为什么在社会作出强烈反应后,法院的重审结果相应地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仅仅是巧合还是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这只能从法社会学的视角对上述疑问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的转型时期,法学必须要与时俱进,才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们必须从创新性、实践性和全球性三方面更新法学观念,要倾听时代的呼声、反映时代的要求和回答时代的课题,树立主体意识、个性意识、超越意识、批判意识、平民意识、生态意识和全球意识,从而凸显法学的时代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法治逐渐成为中国全社会的共识 ,法治研究的重心便从对法治的理论证成转变为对法治如何实际推进和操作的现实研究 ,法治研究的主体也由学者独唱主角发展为学者、法官、检察官、律师百家争鸣。然而 ,在近来的法治的讨论和研究中 ,有两种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的偏向 :一是过于注重制度而忽视人的客观主义倾向。对法律制度改革谈的较多 ,而对作为法律制度基础的法律职业群体关注不够 ;二是法官、检察官、律师、学者各自为战的格局。法官、检察官、律师、学者各自谈各自的多 ,而缺乏一种彼此对话和沟通的机制 ,缺乏一种整合性的研究。为了加强…  相似文献   
6.
集体主义伦理观与个体主义伦理观相对,它是中国的一直占主导地位的伦理观,从古代到当代,不乏代表人物,当然西方也有少数代表人物。集体主义伦理观为权利观念的生成和权利制度的形成起到了负面的作用。倡导法治,我们必须充分认识集体主义伦理观的弱点,这样才能为权利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法制现代化驶进快车道的今天,对儒家政治哲学持什么样的立场,是不可回避的话题。传统儒家政治哲学有一定的糟粕,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但其中也不乏理性和智慧,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弘扬。  相似文献   
8.
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土地流转是农村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也在实践中被证明是农村生产发展的推动力之一。为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的发展,构建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将阐释农村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的性质和功能,并对其构建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法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但法学体系内部各个分支学科的受重视程度也正日趋失调。应用法学逐渐受宠,理论法学渐遭冷落,尤其是法史学。要唤起人们的重视以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充分认识法史学的功能。本文把法史学的功能概括为:人文精神的教养功能、理论思维的训练功能、客观现实的干预功能,并进一步强调,法史学作为理论法学的一个分支。必须得到重视,否则,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0.
被人们称之为“历史性审判”的克林顿绯闻案或弹劾案早已落下了帷幕,但值得人们回味的却很多,尤其是对现代法治的思考。本文认为此案中体现出的权力制衡、程序的完备、媒体的监督、人民利益至上、人性假设及党派政治等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现代法治的合理性或局限。这对正在进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我国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