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1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融入人文关怀,大力弘扬并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促进人文精神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本文从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个人的关系上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认为这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禀特质。从动态的分析视角,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科学意识状态、以及获取科技知识行为这样三个维度。为了解当前社会科学素养的现实状态,深刻的揭示科学素养在当代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和交互关系,我们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湖北省境内展开了研究。通过对1234名样本的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双变量的交互分析,我们了解了当前湖北省公民的科学素养现状,科学素养与当前社会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关系。同时也发现了在科学素养中的很多亟待改进的问题。通过这些分析,我们认为为了保证一个社会和谐有效的运转,必须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这也是新时代和谐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恢复、继承和发杨优良传统的同时,认识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路子,建构新格局,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新经验。 一、开设思想品德课程。1982年,国家教委正式发出《关于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的通知》,其目的在于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以德政、德教、德法并举为主要内容,它所倡导的“以民为本”等伦理精神,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今天,继承和发扬传统德治思想的优秀成果,挖掘传统德治思想的当代价值,对我国实施“以德治国”方略、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群体心理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评估模式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此教育部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包括知识传递和  相似文献   
6.
青年大学生具备什么样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大学生自身的成才和进步,对于我国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的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为的是把握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的新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形成科学的人  相似文献   
7.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先后从"捆绑式社会"变迁到"现代市场要素与传统因素二元对立并存"的社会,再到整体全面转型的"裂变自致性社会"。在这一社会形态和结构变迁的大背景下,农村社会冲突理性也有一条鲜明的变迁路径,即从价值型理性为主转向价值型理性与工具型理性交错并存,再到工具型理性的扩张。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冲突理性变迁的路径,是对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关系和结构变迁的深刻反映,是农村社会冲突行动变迁的"隐藏"思维依据。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的胜利召开,把我国的改革开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大势所越,人心所向,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向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更好地为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鸣锣开道。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把继承与创新统一于服务经济建设的大目标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继承与创新,是深化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的客观要求。继承是对传统的延续,创新是对传统的超越,二者紧密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颁发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一个特殊群体,毫无疑问,也是  相似文献   
10.
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第五届代表大会暨1998年年会于当年12月10—14日在福建厦门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15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为开创高校德育新局面作贡献,重点是总结高校德育实践新经验,探讨高校德育规律新特点;探索解决高校德育面临难题的新思路、新方法。会议总结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表彰了第三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论文、专著获奖单位及个人;修改了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五届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