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王艳秋 《人民论坛》2013,(10):42-43
网络的政治功能正逐渐在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也因此孕育出与之相对应的网络政治文化,并成为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传播学的视角,分析网络政治文化的构成与功能,讨论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的影响,从多个层面提出当代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2.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在本质上是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评价过程.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是适用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特点的评价模式.所谓发展性网状结构模式.是以发展性原则为基本理念,以网状结构为基本架构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评价模式.网状结构的基本架构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方法非线性.  相似文献   
3.
王艳秋 《湖湘论坛》2009,22(1):68-70
和谐是冬类所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和谐社会是人类所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先秦儒家的和谐思想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对于今天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局域网环境下设计开发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文应用平台,研究传感器节点在网络中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以及通过局域网控制传感器节点.掌握传感器网络节点数据接收和发送的信令,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台主机与无线传感器网络连接,实现数据通讯.  相似文献   
5.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广泛渗透、潜隐影响、无意识教育的德性和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过程,对于构建和谐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方向保证、宣传引导、矛盾调节和实践塑造。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有:寓教于活动,注意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动之以环境,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认同感;建之以制度,把握制度建设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这一理论和术语不能直接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否定观对后现代理论的发生、要旨等进行梳理,另一方面将其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域之下对其内涵进行审视,从而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视角。  相似文献   
7.
我国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了《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交法),就此确立了国家实行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2006年7月1日起实施的《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标志着我国机动车交通责任事故强制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制度真正建立了起来。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虽然具有强制性,但它仍是商业险的一种。  相似文献   
8.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农村“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经济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就业渠道及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给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带来新的挑战。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出见几种新变化:一是农民生产经营方式的改变。从只会从事传统的农业向发展二、三产业转变;从原来的粗放经营向绿色农业、高效农业转变;从传统种植向多种经营转变;从过去的消极等待机遇…  相似文献   
9.
王艳秋 《理论月刊》2004,(3):122-123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实际上是在全球化萌芽和发展的早期对全球化所作的深刻的分析。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主要内容,并导致了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抬头,而非领土扩张化才是目前全球化的文化状况。在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中,多元文化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社会改革到了攻坚阶段,阶层分化,利益重组,出现了利益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行为方式多元化,寻求基本政治共识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准确把握政治共识的含义和特点,认清我国社会的矛盾和问题,探寻政治共识建设的途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