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问责权及其实现——以增权理论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问责权是公民问责权利和公民问责权力的统一。增权理论新视角下,保障公民问责权有效实现有两条路经:一是个人主动增权路径——优化实现公民问责权的内部环境;二是外力推动增权路径——优化实现公民问责权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2.
钟裕民  刘克纾 《求实》2008,(3):92-94
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出发,村级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三方行为主体:全体村民、村委会、公共品生产企业,三者在村级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实质上形成了委托、代理加采购的委托代理关系.要防止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村委会对村民利益的损害,必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构建激励和监控相结合的机制,促使村委会致力于村级公共品的最优供给.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政策滞后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从制度供给理论视角并以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政策制定为例分析了公共政策滞后的原因:政府的政策创新意愿及供给能力的不足,政策需求主体的潜在政策需求未能转化为有效政策需求.因此,必须通过重设引擎机制,激发政府官员政策创新的意愿;完善决策系统与整合机制,提升政府的政策供给能力;拓宽政策参与渠道,增强公民政策参与能力,以减少政策滞后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排斥论揭示出排斥性是公共政策的本质属性.政策是否符合社会公正或能否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能否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并持续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是区分政策正向排斥与负向排斥之根本界标.政策负排斥背离公共政策之公共性、公正性与合法性铁律,必然引发社会不满情绪,扩大社会的疏离隔阂,破坏资源配置效率,激化社会矛盾乃至诱发社会对抗冲突,导致社会撕裂的严重后果.政策负排斥是现代政治的一项负资产,是一种结构性暴力.深化对公共政策排斥性之认知,探寻优化政策正排斥遏止政策负排斥之良策,是改善国家治理促进社会公正与经济社会良性运行之要务.  相似文献   
5.
政策滞后是政策落后于社会需求或者说有些政策在时过境迁的情况下,仍在发挥着"余热"。要防止政策出现严重滞后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必须在政策滞后到达滞后容忍临界点之前发动政策变革或实现政策终结。为此,需要政策监控作用的有效发挥:设立预警机制,及时对政策滞后现象做出反应;科学监测政策滞后的程度,有效推动政策及时变革;健全政策监控机制,落实政策监控之实。  相似文献   
6.
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是围绕其成本与受益的分布而形成的,公共产品进行分层供给应遵循效率原则,保证成本和受益的统一性.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低效供给问题,本质上是由各层组供给中的成本-受益"错位"造成的.为矫正"错位"现象,保证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必须兼顾公共和效率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和相关机制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7.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其管辖的范围被称为赣南,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包括18个县(市、区),人口840万,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过去,赣南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今天,在这块红土地上,又奏响了一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乐章……赣州新农村建设率先起程2004年9月,赣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在全市开展以“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一年多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协商民主理论在反思和批判代议制民主的基础上扛起了"实现公众参与权实质平等"的大旗,在公共政策领域强调要重塑政策过程,将政策产出建立在普遍、自由和平等的公共协商的基础之上。协商民主理论的兴起为我们解决传统公共政策过程中缺乏公民参与和社会公正的弊端,探索公共政策公共性的实现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政策滞后是政策落后于社会需求或者说有些政策在时过境迁的情况下,仍在发挥着"余热".要防止政策出现严重滞后而给社会带来巨大的不利影响就必须在政策滞后到达滞后容忍临界点之前发动政策变革或实现政策终结,为此,就需要政策监控作用的有效发挥:设立预警机制,及时对政策"滞后"现象做出反应;科学监测政策滞后的程度,有效推动政策及时变革;健全政策监控机制,落实政策监控之实.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负排斥具有多向度、动态性、相对性、能动性等特征。公共政策负排斥可分为五种类型:(1)以政策过程来划分,可分决策中的负排斥、政策执行(或再决策)中的负排斥、政策评估中的负排斥、政策终结中的负排斥等;(2)以排斥动机来划分,可分自觉型政策负排斥与不自觉型政策负排斥;(3)以影响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显性政策负排斥与隐性政策负排斥;(4)从排斥结果来划分,可分为政治性政策负排斥、经济性政策负排斥、文化性政策负排斥和社会性政策负排斥等;(5)以排斥机理或排斥方式来划分,可分为政治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经济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社会主导型政策负排斥等。公共政策负排斥的特征显示的是公共政策负排斥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机理的本质。对公共政策负排斥的类型进行科学的界分是进一步开展公共政策负排斥防范与治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