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中国商业银行业务管理将按照协议要求进行操作。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资金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在分析现今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监管要求,提出预防流动性风险应建立预警指标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我国各种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上的差距,本文选用了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比较优势法、净出口指数法等方法测算、比较了我国21种主要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并提出相应的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信贷配给是中小企业信贷市场上一种典型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关系型融资的建议,强调银企间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有助于降低贷款利率,缓解信贷配给问题。本文以寡头定价模型——伯特兰德模型为分析基础,根据寡头提供的不同信贷产品构造了三个模型,通过分析得出中小企业应提高自身信用能力,获得银行多种类型的贷款,降低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整体利率,进而缓解信贷配给问题。  相似文献   
4.
东亚经济在当时有利的国际环境下,经过艰苦奋斗,获得了快速增长,出现了奇迹;国际环境的变迁,使东亚经济进一步增长面临困境,出现了金融危机。深化政治、经济体制革,调整发展战略,变革教育方式,放弃传统的产业政策,建立创新体系,有步骤地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加强经济与技术合作,才能使东亚奇迹再现。  相似文献   
5.
经济空间场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空间场理论最早产生并发展于经济的空间区位理论,而区位理论的产生又源于经济空间的性质和功能,并使经济的空间演变具有不同的阶段性论点。我国对此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涉及的领域较多,并推动了经济空间场理论的研究向着社会、自然环境等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西部重大装备制造业是国家装备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它能够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有所作为,就必须认真分析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积极主动参与到国际、国内装备制造业分工中,学会利用机遇,不断壮大和发展自身优势,转变和克服自身劣势,规避威胁和风险。找好定位,主动竞争、善于合作,选择正确的战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提高竞争力,打造自己的优势产业、产品,创出自己的名牌,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7.
进人90年代以来,以信息和通信等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型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主要增长点,它突破了世界经济的传统的增长方式,改变了工业经济时代靠建筑业、汽车业、钢铁业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使电脑业、通讯业、金融业等迅速崛起,加快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推动着国际贸易结构、融资方式、投资方向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从而使就业结构和分配结构也随之变化,使传统的宏观经济管理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一、贸易趋势与宏观管理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区域化、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贸易已进人新的增长期。进人90年代,世界商品贸易量…  相似文献   
8.
自90年代以来,为了迎合经济全球化这一潮流,我国对国内产业的保护程度一直呈弱化降低趋势。根据要素密集度、反映政府对产业保护程度的有效保护率以及反映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来分析国内制造行业的产业组织现状,提出了“适度引入国际竞争与大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这一组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自贸试验区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对于改善我国对外开放格局,促进中西部内陆地区走向对外开放的前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自贸试验区通过制度创新可以突破"一带一路"倡议的制度障碍、贸易壁垒和文化隔膜,增进"一带一路"国际经贸合作。如今,共建"一带一路"正进入到走深做细的发展阶段,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也要求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未来,自贸试验区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行稳致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贸易壁垒与竞争力的关系,明确了技术创新在其中的作用,分析了严格的环境标准推动技术创新的机理,指出了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贸易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