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17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依托京九建设黄岗振兴湖北──“京九铁路与发展黄岗经济研讨会”综述余赤,夏剑平,周杏坤由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湖北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中共黄冈地委宣传部,黄冈地区社会科学联合会、中共麻城市委、麻城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京九铁路与发展黄冈经济研讨会”于9...  相似文献   
2.
读罢贵刊今年第7期的卷首语——《一个古老而现实的话题》,眼睛为之一亮。该文紧扣“实事求是”这一话题,既溯源,又引伸;既对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实事求是的宝贵经验给予肯定,也对现实生活中不实事求是的现象予以鞭鞑。此文的亮点之处,在于对实事求是难的原因作了十分中肯的分析,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3.
面对非典这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中国共产党人“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作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用实际行动实践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最大的政治,从而有力彰显出新时期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4.
<正> 实践标准与生产力标准是什么关系?武汉大学副校长陶德麟教授8月27日在黄冈地区“生产力标准问题讲习班”上提出新见解:它们是两个不同领域的问题.实践标准是衡量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生产力标准则是衡量实践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标准。它们是衡量不同事物的两种标准,回答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陶德麟教授谈到,当前有一种较为普遍的看法,即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的体现,是在社会历史领域里最彻底地运用、深化和展开。他认为,这种看法是把两个不同的问题搅混在一起了。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究竟是用来衡量(判定)同一个事物  相似文献   
5.
<正> 在发展商品经济的条件下,如何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这是当前党建工作中亟待回答的现实问题。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我国目前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原则通行于社会再生产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领域。这一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必然要反映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党内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 我们党的章程开宗明义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从这里我们可以引申出两层含义:其一,无论是作为整体的中国共产党,还是作为个体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其先进  相似文献   
7.
解放生产力三题周杏坤一、把解放生产力摆在社会主义本质的首位是一认识的重大突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断发展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常识。由于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在这个常识问题上发生混乱,因此邓小平首先从拨乱反正入手,指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随着改革...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爱国主义传统源远流长;我们的民族自强不息,建功立业人物层出不穷。综观历史,历代爱国者都以维护祖国独立和促进民族发展为己任,矢志于建功立业,表现出大智大勇。可以说,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也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独立的斗争史和促进民族发展的创业史。历史告诉我们:爱国主义是建功立业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势所在。在当前形势下,认真揭示爱国主义与建功立业的内在联系,对于引导人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以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近年来,农村文化建设有较大的发展,山区农民文化消费有了一定的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状况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传递农村文化的载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健康文化阵地得到巩固和发展。但农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仍然偏低,农村文化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也非常严峻,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农村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0.
<正>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普遍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国内各阶级、阶层的状况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一些理论工作者着手对此进行研究,并取得某些成果,在干部和群众中也有一些议论,大家关注的集中点,都同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有关。为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展开一些讨论,在这里先提出两个基本看法: 一、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