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1.
香港廉政广告在建设"廉洁香港"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香港反腐败成功经验中的重要方面。采用文本分析法,对香港廉政公署自1975~2008年之间所投放的66则电视廉政广告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香港廉政广告在诉求对象的选择、关键诉求的设计和诉求方式的运用等三方面都有策略性安排。这些经验知识对于近年来内地反腐倡廉建设过程中廉政广告手段的运用具有积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理论分析、文献分析、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搜集潜在的影响因素;基于两轮问卷调查,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确定了6类20项影响因素。在对结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该模型显示,内部要素是公务员对待廉政教育的政治态度的根本影响因素,具体开展的廉政教育作为外在刺激是公务员对待廉政教育的政治态度形成的实践基础;身份特征、政治倾向等个人因素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内在作用,同时,这种作用还受他人态度和反腐形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包含三重内涵,为新时代政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方法。文章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德观、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实践和中华传统“为政以德”的价值理念,论述了政德的内在结构,继而从引导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培养党的执政骨干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政德建设的重大意义,并系统论述了领导干部政德建设中的自我修养和组织培育两条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前景理论的腐败行为分析与反腐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景理论以"有限理性人"为假设前提,对风险决策行为作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腐败行为是"有限理性"的风险决策行为,公务人员在价值函数作用下的腐败行为分析表明它源于公务人员的"风险追求";公务人员在面对同等价值时决策选择往往"青睐"于腐败行为;公务人员决策时的"腐败诱惑力"与基于参考点的价值是成正比;公务人员腐败行为的心理强化过程"快"的特点反映了腐败敏感性递减规律.公务人员在权重函数作用下的腐败行为表明,在廉政高压态势下仍敢于"顶风作浪"反映其低估腐败风险的心理特性;腐败行为还表明,在公务人员心中腐败收益是确定性事件而廉洁则具有一定风险;公务人员腐败行为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的廉洁环境并不理想.基于前景理论对公务人员决策行为的分析表明,要预防和遏制公务人员腐败的发生,应做到:严格制定关于腐败的规定并严惩腐败犯罪,使其在廉政高压下不敢腐败:强化公务人员的优越性,使其珍视廉洁收益不愿腐败,建立廉政预警机制,在预测警示下不让其腐败;严刑峻法并加强宣传力度,增大腐败风险的主观概率,使其不肯腐败;加强公务人员自身教育,使其不愿腐败;营造廉洁的社会环境,使其不会腐败.  相似文献   
5.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是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的主要经验之一,推进此项工作的科学化需要构建其逻辑进路。基于对腐败源头和防治关键点的分析,本文初步构建出反腐败治本抓源头工作的逻辑进路:包括分制权力、限定权力、监督权力和公开权力。相应地,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可统统归为四个方面的制度建设:权力分解制度建设、权力规范制度建设、权力监督制度建设和政务公开制度建设,使权力的设置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权力的运行更加合法化和透明化。  相似文献   
6.
伦理化是继科学化、法制化之后,公共行政现代化的第三个标志和归趋。其基本假设就是诉诸行政伦理可以保证行政人员自觉主动地实现公共责任。行政伦理除了能够督促行政人员自觉遵守行政道德规范和准则之外,还可以促使行政人员正确看待和处理行政关系、形成角色自觉和责任意识、秉持先进的价值理念和公认的伦理原则,从而保证行政行为的合目的性。现代行政伦理化一方面是救治科层制行政体系弊端的需要,另一方面则是现代行政组织应对信息社会压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针对公务员开展的廉政教育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组织支持理论和学习投入理论,探讨组织支持感、学习价值观对公务员廉政教育学习投入的影响,提出以学习价值观为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通过对244位公务员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层次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了公务员的组织支持感对其参与廉政教育的学习投入有着显著正向影响,并且学习价值观在它们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组织支持理论与学习投入理论适用于公务员廉政教育情境。在开展廉政教育实践过程中,既要注意提高公务员的组织支持感,也要注重干预和调节其学习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反腐倡廉形势:概念辨析与科学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腐倡廉形势是适应反腐倡廉建设实践需要而形成的一个基础概念。在中国当代政治语境中,与之相近的有腐败状况?现状、腐败频度、腐败程度和反腐败斗争形势等概念。本文将反腐倡廉形势界定为特定时期内反腐败活动与腐败现象的各自情状和趋向,以及这两种力量相互较量、此消彼长的状态,其外延应包括腐败形势和反腐败形势两个方面。科学评估反腐倡廉形势要基于概念和现实需求,确立合理的评估对象,坚持正确的评估原则,依据指标体系统一编制评估量表,引入第三方参与调查,保证抽样的合理性,并运用科学的方法论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公务员参与廉政教育意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参与廉政教育的意向是内在态度和外显行为之间的重要联结。鉴于公务员参与廉政教育实际行为测量难度较大,研究参与意向是一个可行的替代方案。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加入过去行为和组织氛围两个变量,构建了公务员参与廉政教育意向的假设模型。依据所搜集到的262名公务员问卷,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验证。结果显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对参与意向有正向影响,前者直接效用最大,后者整体效用最高;主观规范和组织氛围对参与意向没有直接影响,只是通过态度间接影响之。  相似文献   
10.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内涵、意义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就是基于对腐败和反腐败现象和问题的科学研究,积累和创新反腐倡廉的知识,进而应用反腐倡廉的科学知识指导具体实践活动,以提高反腐倡廉效率和效力的过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有助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对于反腐败斗争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将有助于提高反腐败斗争的成效,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支撑反腐倡廉战略功能的发挥,促进反腐倡廉建设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赢得国际支持。当前,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在制度、教育、监督和惩治等方面存在着若干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依托科学调查和研究、系统改进、经验提炼和学习借鉴等途径深入全面地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