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正>在我国学术界,"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的传统说法,被很多人坚持。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的关系。一般而言,造成文明中断与消失的原因,不外自然灾难与族群征服。就目前所知,在世界古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等)中,中断与消失了的文明,多缘于族群入侵与征服。但就历史实际而言,族群征服可以造成一种文明的暂时中断,但并不一定造成永久毁灭与消失。因此,在判断一种文明是否中断与消失时,不能简单地将"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2.
1916年,新文化运动的先驱陈独秀在《新青年》中以犀利笔触写道: "充满吾人之神经,填塞吾人之骨髓,虽尸解魂消,焚其骨,扬其灰,用显微镜点点验之,皆各有‘做官发财’四大字.做官以张其威,发财以逞其欲.一若做官发财为人生唯一之目的.人间种种善行,凡不利此目的者,一切牺牲之而无所顾惜;人间种种罪恶,凡有利此目的者,一切奉行之而无所忌惮."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学术界,“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的传统说法,被很多人坚持。 这里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族群征服”与“文明中断”的关系。一般而言,造成文明中断与消失的原因,不外自然灾难与族群征服。就目前所知,在世界古文明(巴比伦、埃及、印度、中国、希腊、罗马等)中,中断与消失了的文明,多缘于族群入侵与征服。  相似文献   
4.
20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普被中国的泛化封建观,将秦至清的中国社会称为封建社会,这既脱离了“封建”的本义与西义,也有悖于马克思的封建社会原论。冯天瑜先生新著《“封建”考论》辨析泛化封建观,在综观东西洋“封建”观念基础上,以中国学者的学问视角,对中国传统“封建”概念近百年演化历程的清理和总结,拨开了近百年“封建”概念的迷雾。然其对误用“封建主义”本义的秦至清的中国社会进行的重新命名,建议以“宗法地主专制社会”名之,试图从各主要方面(社会组织形态、经济特点、政治制度特征)来概括这个历史阶段,显示了他对历史思考的周密,但这样概括出来的名称所显示的弱点是过于繁复。秦至清的中国社会似可名之为“皇权社会”。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马克·布洛赫各著作译本的陆续问世,这位大史学家的名字已为我国读者所熟悉,其学术声望也越来越高。布洛赫是一位性情、经历与著作都独具特色、极富魅力的史学大家。除了他作为年鉴学派创始人之一的历史地位,布洛赫在二战期间以53岁的年龄毅然加入抵抗运动的浩然气节,以及被德国盖世太保杀害的悲剧结局,更使其杰出史学家的声誉增添了一份异乎寻常的悲壮,提高了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与  相似文献   
6.
现代社会在本质上是公民社会,其重要特征是每个公民以其不可剥夺的权利参与社会事务(包括国家管理)。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其运转是由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分工协作来共同完成的。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转,正如一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