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4篇
工人农民   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 ,乡镇企业的发展势头渐渐趋缓 ,直接原因是缺乏核心竞争力 ,表现在 :缺乏技术创新 ,在信息技术建设方面滞后 ,知识管理落后 ,管理观念和方法落后 ,人才缺乏 ,人力资源管理落后 ,等等。乡镇企业可以通过加大企业重组的力度 ,在行业选择上应该有所侧重 ,发挥集群优势 ,提高企业的专业化水平 ,提高企业的管理技术水平 ,从而培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3.
4.
正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思考。中国将坚定不移坚持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在全面开放的新格局下广泛利用国内国外资源,提高自主创新的起点,加快自主创新步伐。一、我国自主创新到了关键阶段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自主创新取得突出成就。创新投入方面,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达1750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12%,不仅  相似文献   
5.
新时代下我国劳动力转移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人们对劳动力的认识、劳动力供需状况及不同地区对劳动力的态度等都与之前有很大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本文认为影响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主要包括地区经济发展实力、公共资源聚集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等三个。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二级指标体系,以此为基准,对各个省级区域对劳动力的吸引力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和浙江、江苏等主要经济发达省份依然位列吸引力最强省份的行列,而大多数中西部地区吸引力依然不足。  相似文献   
6.
曾宪奎 《长白学刊》2021,(2):101-108
双循环发展格局的核心在于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国内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剧烈变化是我国强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两个主要原因。鉴于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强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的任务主要包括:加快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等高端生产要素的培育;强化工匠精神,稳步提升产品质量,推进质量强国战略;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做好风险控制;加速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健全相关机制体制。强化国内大循环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否定国际大循环,相反国际大循环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依然十分重要。在推动国内大循环发展中,必须注意防止极端思想、以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作为首要目标、处理好经济安全和经济效率关系等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竞争中性"原则指导国有企业改革,有助于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推进整个产业生产效率提升,从而对提升供给效率和质量,进而推动经济市场化转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之前,国有企业共经历了四轮改革,尽管取得了突出成就,国有企业财务指标明显转好,但是这些成就与国有企业所处的垄断地位和享受的特殊待遇有关,其实际生产效率依然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竞争中性"要得以实现,就必须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实现生产效率提升,否则国有企业将面临生存危机,相应的改革也难以推进。在"竞争中性"原则下推动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是未来发展趋势,以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通过设置国有资产投资和运营公司这一中间性组织,可以解决国有资产的监督和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问题,有望对未来国有企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如何实现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迁移、结束"两种城市化"的对立,一直是困扰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非永久性迁移的状况、影响我国未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因素、当前阶段我国促进劳动力永久性迁移的户籍政策效果以及政策建议等四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基础因素发生了改变并对未来我国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迁移产生了较大影响;当前我国已经开始部分放开户籍管理制度,这将对未来农村劳动力永久性迁移产生积极影响,省会城市及部分地级市、新生代农民工及在校大学生等将是主要受益者;然而,不能寄希望于通过放宽户籍制度大规模促进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同时要特别防止部分城市希望通过吸引外来人口来促进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倾向。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要求我国技术创新必须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这对我国高技术人才激励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对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激励机制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 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人才激励制度体系的建议。研究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在人才激励机制上 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的问题:各项奖励制度不尽合理,缺乏激发科研人员内在动机的环境,科研评价体制存在 突出问题及财务制度不利于发挥高水平创新人才的积极性。为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研究建议:应营造宽松 的科研环境,建立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完善当前的奖励机制及优化科研人员的晋升制度,从而建立一套更加 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0.
曾宪奎:渝黔合作应该积极在制度建设、合作模式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为推进"一带一路"相关合作、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实现高质量发展基础上的适度高速度发展积累相关经验,为其他西部省份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有益经验。(作者供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