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8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明清两朝异地安置云南土司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疆,明代以前,世居在这里的土著民族是主体民族,人口构成是“夷多汉少。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及交通的险阻,在秦汉到元朝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央王朝对云南地区的统治不能实施与内地划一的政策,只是以“羁康”的形式统治云南各民族。羁康制的主要内容是:当地民族头人臣居中央王朝,其他仍令其统治,中央政府很少约束,这是一种较为松散的统治方式。元代开始,随着封建中央王朝的统治势力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羁康制”逐步完善发展成为“土司制度”。土司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中央王朝任用原民族头人为土司,命…  相似文献   
2.
他撒行记     
前年7月,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政府的资助下,我们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民族学专业的15名学生(其中有3名韩国留学生)来到红河县甲寅乡他撒村进行毕业实习。实习期间,学生们住在村里的哈尼人家,与当地群众结下的深厚的友谊,哈尼族的梯田文化深深地震撼和感动了我们。  相似文献   
3.
在黔桂湘毗邻之界,有三个带“江”字的县域,分别叫三江、从江和榕江,我把它们合称为“三江”。“三江”,是侗族人口最集中的分布地之一,也是迄今侗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之一。珠江上游的一支——都柳江从三县纵贯而下,穿越黔桂粤大地,奔向大海。三县之居,似有“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之意。这条江,滋润着广袤的土地,灌溉了数万亩良田,哺育了生息于斯的民众,培育了独特的侗家文化。也许在遥远的古代,它还是一条民族迁徙的走廊,否则今天散居于两岸的侗族村落又怎么解释呢?作为一名侗族人,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云南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研究,但…  相似文献   
4.
傣族与橡胶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德宏等傣族地区,种植着一种名叫“橡胶”的植物,它与傣族的社会文化早在100多年前就产生了联系。  相似文献   
5.
杨筑慧 《今日民族》2011,(10):30-33
今年七、八月,我到台湾政治大学民族学系交流,并停留了40余天,藉此机会到了十余个台湾原住民聚居的乡镇,如新北(原台北县)的乌来,新竹的尖石,苗栗的南庄,南投的仁爱与埔里,台中的和平,  相似文献   
6.
感受塔城     
  相似文献   
7.
无论是寂静还是浮华,我知道它们都是暂时的,静者终要被浸染,闹者终要小憩。  相似文献   
8.
榕江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车江寨是榕江侗族最大的自然村落,包括了寨脚、章鲁、陆佰塘、月寨、口寨等几个小村寨,约千余户,万余人,其中98%以上为侗族。这里是榕江粮油、瓜果等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之一,品质优良的榕江西瓜即最早产于这里。 负有盛名的榕江西瓜早在清光绪十八年,即 1892年前在古州一带就有种植,但直到本世纪70年代中期,榕江西瓜基本仍为零星种植,且自产自销。 1979年前,每年的种植也只有几百亩,不能形成批量。历史上,车江侗族长期从事农耕稻作,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园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