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全世界经济国际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及和平与发展两大潮流下,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心地带已由沿海向长江流域推进,其主要标志是上海浦东的开放开发、三峡工程上马和沿江城市、港口的对外开放以及“三峡开放区”的建立。如果说80年代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前沿”是经济特区的话,那么90年代乃至到下世纪深度开放的“窗口”和“前沿”则是以“境内关外”为鲜明特征的“保税区”卿自由港和自由贸易区)。而我国目前已批准建立的上海外高桥、天津港、大连、深圳的沙头角和福田、广州、海口、厦门象屿、宁波、福州、青岛、汕头、张家港等13个保税…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共产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先进性所作的新的概括和要求,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关于工人阶级政党性质和党建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发展和理论创新。学习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我认为新时期保持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下简称党员)的先进性,就要在明确党员先进性的本质内涵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勇当民族先驱,为在 21世纪奋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本质内涵  关于党员的先…  相似文献   
3.
<正> 1987年11月赵紫阳同志到沿海省市考察,在凋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沿海地区转到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国家计委副研究员王建提出走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之路.在理论界引起厂强烈反响。几个月来,广大经济理论工作者尤其是中青年学者.围绕着这个关系中国现代化大业的理论“热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讨论。一、国际大循环战略的选择性大家较一致地认为,我国加入国际大循环的发展战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所谓国际经济大循环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  相似文献   
4.
当历史车轮即将驰过20世纪,奔向周世纪的时刻,世界知识经济大潮正呼啸奔涌而来,21世纪知识经济将占据世界经济的主流地位。这一潮流.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湖北的振兴崛待.既是一次历史性机遇,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我们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关系到对世纪我国在世界的实力和地位,也关系到湖北到对世纪在全国的实力和地位。一、知识经济已成为世界性经济发展潮流——关于知识经济的产生(或称来源)。知识经济作为一个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和经济时代,它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持续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5.
洪水一直是悬在湖北人民头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剑,今年荆楚汛情急,自6月份以来、湖北接连发生历史罕见的9次大范围的大暴雨、特大暴雨和强降雨,平均为650至1315毫米,比历年同期多0.2至1.6倍,有14个市县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一位,洪湖市、大悟县的日降雨分别达22、40年一遇,远安县15天降雨达到150年一遇。雨情惨烈,外洪内涝,造成全省江河湖库水位长期居高不下,加上湖南暴雨使湘、资、玩、澧均超出历史最高水位而通过洞庭湖向长江狂泄,使首当其冲的洪湖、监利及其以下至武汉、九江水位涨幅达4.98至6.18米,监利、城陵矶螺山均为建站以…  相似文献   
6.
<正> 笔者所谓超常规开放开发,既不是援例因袭国外内陆地区开放开发区的一般作法,也不是简单照搬我国沿海地区的开放开发模式,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地跟在别人后面爬行,而是以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全国和全世界,面向高科技、大市场的远见卓识,以超乎寻常、敢为天下先的胆略和气魄,超出常规,跳出窠臼,敢闯敢冒,敢于创新,加大力度,加大跨度,扩展深度,扩展广度,加快速度,高起点、大动作、跳跃式、赶超式的大开放大开发。  相似文献   
7.
4月15日至17日,由90多名博士生导师、教授、高级经济师倡导的“长江中游开放——开发带研讨会”第一次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北京、河南、湖南、江西、安徽、湖北的135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陈丕显、李德生、陈再道等中央领导给会议发来了贺信、贺词,湖北省省长郭树言出席开幕式并讲了话。会议期间,武汉市市长赵宝江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武汉市改革开放情况及发展前景。在为期三天的研讨中,学者们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博采众长,集思广益的精神,对华中五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在中国与世界上奔涌而来,与工业化、现代化相伴相依的世界性潮流。当此之际,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城市迅速发展为特色的湖北城市化方兴未艾,超大城市武汉市市区人口已达382万,大城市发展相对滞后,在湖北城市体系中曾一度出现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和ic(y-H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断层”状况。针对这一省情,为了加快湖北的发展、促进湖北的振兴崛起,使湖北能以雄健的抢前争先的姿态进人ZI世纪,1995年,中共湖北省委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地提出了一个宏伟的跨世纪的城市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尽快将黄石、荆州、襄樊、宜昌、十堰…  相似文献   
9.
世纪之交,在对国企改革进行回顾与总结、面向21世纪进行前瞻的基础上,我认为要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实行以下十个方面的转变:  一、思想观念上,要从一些误区和模糊认识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转变。一是必须破除国有经济比重越高越好的传统观念,在有进有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二是必须彻底破除把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对立起来的错误观念,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上进一步解放思想。三是必须彻底破除把发展民营经济与“私有化”等同起来的错误观念,在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民营化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四是必须彻底破除“…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搞活大中型企业,深化企业改革,关于企业股份化问题的探索和争鸣,自1985年以来已经在经济理论界展开。赞成者誉之为全民所有制改革的最优选择、搞活国营大中企业的最佳途径;保留者认为股份制弊大于利,国营大中型企业应慎行。这方面的论文甚多,比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兼总干事童大林撰文,认为“股份化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一个新基点”(载1986年8月18日《人民日报》):中国人民大学教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