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周恩来同志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政治伦理思想。"诚恳老实地为人民服务"的政治伦理核心价值理念、政治伦理主体修养论、政治伦理的整体利益观、鲜明的政治伦理品格、新型的国际政治交往伦理等构成了周恩来政治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周恩来政治伦理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丰富和充实了毛泽东政治伦理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建设的宝贵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3.
诉讼救市     
张邦松  纪亮  肖祥 《法人》2004,(11):60-62
诉讼制度从功能上来讲,是把所有主体之间最尖锐的矛盾、立法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都直接摆到了桌面上,如果通过诉讼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它又会反向影响原来这些问题的发展和改进。  相似文献   
4.
加强高校民族团结案例资源库建设,不仅是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依托,而且是改进和创新传统民族团结教育方式的有效手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形势下,高校要通过丰富民族团结案例资源内容、构建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资源载体、加强对资源库的宣传推广、完善有效的管理评价机制等途径加强民族团结案例资源库建设。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思想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从制度和心灵的双重维度实现了中国政治伦理秩序的建构,对中国政治文明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伦理秩序的制度和心灵的双重建构,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目标和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
姚慧  肖祥 《学理论》2013,(29):389-390
从思政课教学的外部环境因素、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特点等方面来阐述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实效性不强,进而提出增强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主渠道的实效性路径:思政课堂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思政课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思政课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思政课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思政课与潮流话语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肖祥 《桂海论丛》2012,(4):65-68
发展伦理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发展伦理视域下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作为一个伦理价值追求与利益博弈的过程,必须遵循人本原则、包容性原则、公平合理原则、适度原则、互利共生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肖祥 《学习导报》2012,(8):28-29
题记:天气预报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天气预报是收视率很高的节目之一,那么天气预报是如何制作与发布的?预报准确率有多高?为此,科普作家、资深记者、气象工程师肖祥最近独家采访了湖南省气象台和中央气象台与国家气候中心的专家,请看——  相似文献   
9.
文化霸权与青年文化意识的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祥 《理论月刊》2004,(7):53-55,65
全球化的扩展不可避免地加剧了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向世界推行其价值观念和文化观念,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文化霸权的威胁。树立具有现代性的文化意识,这不仅是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伦理”与“道德”之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祥 《唯实》2006,1(7):3-6
“伦理”与“道德”是两个在词源、发生机制、质性、作用机制等方面有着很大区别的范畴。对二者的辨析,将有利于廓清概念混用的现象,有利于确立它们各自的问题域和学科归属,有利于社会文明风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