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4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邓小平的风险观金沙曼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怕冒风险邓小平多次提醒全党,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冒很大的风险。他说:“现在我们正在做的改革这件事是够大胆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这样做,前进就困难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须做的事,尽...  相似文献   
2.
为了搞好21世纪的党校教育工作 ,我们采取召开座谈会、走访领导干部、发放问卷调查表、到有关地方党委和党校实地考察等方式 ,对陕西各级党校培训干部情况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的材料 ,本文着重对当前党校培训干部难点与对策加以研究和探讨。一、当前党校培训干部的难点问题陕西省有党校118所 ,其中省级党校1个 ,副省级市党校1个 ,地(市)级党校9个 ,县(市区)级党校107个 ;现有教职人员3270人 ,其中专职教师1446人。此外 ,还有企业党校26所 ,高校党校24所 ,教职人员有400多人 ,专职教师100多人。党校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必须重视提高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陕西省委党校金沙曼重视提党政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不同的中心任务,党对于干部素质的要求是不同的。随着党的中心任务的转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对干部素质的要求发...  相似文献   
4.
对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提出、实施和胜利的历史回顾金沙曼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这个提法,是从毛泽东同志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引用过来的。1939年10月,党中央为加强党的建设,出版了党内刊物《共产党人》.毛泽东为它写了发刊词。这篇发刊词,可以说是...  相似文献   
5.
思考之一:认识党校函授教育的意义是办好党校函授教育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定的教育总是被一定的  相似文献   
6.
对改制中企业党组织发挥凝聚力作用的思考金沙曼十五大提出,要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对国有企业的战略性改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作为党在企业的基层组织,怎样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  相似文献   
7.
一、党校函授教育是对党员干部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有效形式我们党是一个拥有四千八百万党员、三千万干部的大党.在新的形势任务面前,党中央向我们提出了加快培养忠诚于马克思主义的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为了加快干部培训的步伐,江泽民同志指出,育人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既要建立并实行一套有计划有步骤地通过各级党校、干校轮训干部的制度,又要建立并实行一套结合工作实践培养和提高干部的制度.党校函授教育应运而生.这种教育方式兼有党校脱产学习和干部在职自学两种方式的特征,它把党校教育中教师的指导与在职学习不脱离工作岗位两方面的长处,很好地结合起来,是与上述两种方式相辅相成的一种好方式.  相似文献   
8.
妇联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在人民群众遭受的突发事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妇联组织在突发事件应对中,具有协助作用、桥梁作用、"稳定器"作用、监督作用和争取援助作用.要充分发挥妇女组织的特点,形成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促进发展经济的机制,增强应对社会危机的基础;二是开展"公民意识"、"女性公民意识"培训,提升应对社会危机主体的能力;三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畅通应对社会危机的通道;四是增强性别问题敏感,提高各级妇联在灾害紧急救助和灾区重建中应对性别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刘少奇同志是我党创建的第一所党校的校长,也是新中国诞生时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前身)的院长,其革命生涯和党校教育密切相联,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待别是新中国党校教育事业的领导者和奠基人。他在建国初期探讨执政条件下党的干部教育时所提出的许多思想观点,至今仍具有重要意义。我党一贯重视对党员的教育和对干部的培养,而办好党校是教育党员和培养干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决议中,就提出了成立工人学校的问题,作为加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思想基础的重要措施。1922年,从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相似文献   
10.
金沙曼 《理论导刊》2000,(11):27-28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继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科学概括后,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与社会主义本质论共同奠定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理论基石,从哲学的高度形成推进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科学世界观和价值标准,是指导我们党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在解决诸多复杂矛盾和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的指南。   一、两个“搞清楚”,科学认识领导的主体和客体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在总结建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