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
心理学视野下的刑事辨认规则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认对侦查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辨认的准确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刑事辨认过程中要提高辨认的准确率,必须遵循混杂辨认规则、说明规则、禁止暗示规则、分别辨认规则、保密规则、制作笔录规则。从心理学的视角看,我国的刑事辨认规则应进行如下修正:让不知情的人主持辨认,告知辨认人犯罪嫌疑人有可能在也有可能不在队列中或照片中,按顺序呈现辨认对象。  相似文献   
2.
暴力犯罪不仅对受害者个体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和心理创伤,同时也给受害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对于暴力犯罪原因的探讨一直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以往的研究多从家庭和社会环境这一宏观层次探讨暴力犯罪的原因,但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微观层次着眼,探讨暴力犯罪的生理基础,而这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暴力犯罪,为进一步的干预和矫正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击证人辨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目击证人辨认准确性的因素,即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并分析了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击证人辨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目击证人辨认准确性的因素,即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并分析了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击证人辨认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影响目击证人辨认准确性的因素,即估计者变量和系统变量,并分析了目击证人辨认研究的现存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03名男性青少年罪犯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在精神质和外倾性两个维度上,青少年罪犯的得分显著高于一般群体;(2)家庭结构、经济条件、所判刑期、已服刑期对青少年人格特征没有显著影响.结论:男性青少年罪犯存在偏离常态的人格特征,这些人格特征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SCL-90评估问卷对浙江省第五监狱的服刑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旨在对其心理状况做深层次的了解,为以后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打下基础。研究结果显示:(1)在总体上,服刑人员的SCL-90各因子均值均高于国内常模;(2)在抑郁、焦虑、生活因子上,余刑小于等于二年的服刑人员均值高于余刑大于二年的服刑人员;(3)不同年龄水平的服刑人员在躯体化、精神病性和生活这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其余各因子上差异并不显著;(4)不同学历水平的监狱服刑人员在人际关系、精神和生活这三个因子上存在显著的差异;(5)不同婚姻状况的监狱服刑人员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上都存在显著的差异。这表明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严重低于正常人群,应积极在监狱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8.
证人证言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证人错误记忆的发生却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文章回顾了证人错误记忆研究的历史,主要探讨了证人错误记忆的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并讨论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英美专家证人的涵义、专家证人的适格性、专家证言的可采性,分析了英美法系专家证人制度所面临的问题,并就英美专家证人制度对我国法律的启示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