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青少年罪犯的人格特征,按照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Zuckerman-Kuhlman人格问卷对湖南省330名青少年罪犯开展调查.发现(1)二次及更多次数入监的青少年罪犯在攻击-敌意因子上得分低于第一次进入的(P<0.05);自我评价易冲动的在冲动性感觉寻求、神经质-焦虑、攻击-敌意、活动性四个因子上的得分都偏高;高中文化程度的在神经质-焦虑因子的得分上显著低于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2)青少年罪犯在攻击-敌意因子得分方面与判处的刑期呈负相关(P<0.05).由此我们得出:(1)青少年罪犯的服刑时间与攻击-敌意人格特征有关;(2)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罪犯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质.  相似文献   

2.
对160名暴力性罪犯进行MMPI问卷测试,并调查他们的基本情况,研究暴力性罪犯的人格特征。结果表明:一、男性暴力罪犯主要犯罪类型是抢劫罪,女性暴力罪犯主要犯罪类型是杀人罪;二、男性暴力罪犯年龄集中在30岁以下,女性暴力罪犯年龄集中在30岁以上;三、男性暴力罪犯L、F、K、Hs、D、Hy、Pd、Pa、Pt、Sc、Ma、Si量表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女暴力罪犯在F、K、Hs、Hy、Pd、Pa、Pt、Sc、Ma量表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因此,男女暴力罪犯人格障碍均比普通人群严重,其中女性暴力罪犯在犯杀人罪方面显著高于男性暴力罪犯。  相似文献   

3.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危害社会安全稳定的毒瘤之一。涉黑类男性罪犯的人格特点、社会支持和改造效果之间存在着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涉黑类男性罪犯的外向程度与改造效果属于显著正相关,精神病性与改造效果属于负相关,社会成熟度或者掩饰性与改造效果是明显显著的正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利用度与改造效果全部正相关,并且明显显著;精神质维度和客观支持维度对改造效果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  相似文献   

4.
根据当前大学生的烟酒使用状况,对聊城大学545名本科生进行施测。研究坚韧性人格、拖延与烟酒使用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采用大学生坚韧人格评定量表、Aitken拖延问卷(API)、青少年烟酒使用问卷,结果表明:(1)大学生整体的坚韧性水平较高,有轻度的拖延和烟酒使用。(2)性别和年级对大学生烟酒使用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男女大学生的烟酒使用随年级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男性在上升趋势和下降趋势中的速度显著快于女性。(3)坚韧性人格的四个维度与拖延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拖延与烟酒使用存在显著正相关。(4)控制力越强和越有挑战力的人,拖延程度越低;投入维度与拖延对大学生的烟酒使用具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考察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基本状况,探讨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MSLSS)、快乐感量表及EPQ对768名初中生进行调查,对施测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MMPI中国1989年修订版,对50名暴力罪犯进行测查,结果发现罪犯组的L、F、Hs、D、Hy、Pd、Pa、Pt、Sc、Ma、Mas、Dy量表偏高,与中国常模正常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揭示罪犯组人格异于常人。对结果讨论中发现罪犯组人格模式为1.6/6.1模式,表明罪犯的犯罪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了解犯罪青少年的心理状况和个性特征 ,我们在福建省少管所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 (EPQ-RSC) ,结果表明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值显著偏低 ,尤其是对情绪特征的评估显示情绪不稳定性问题最为突出 ,因此犯罪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加强对犯罪青少年的心理辅导和良好个性的培养 ,稳定的情绪状态是实现教育管理任务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笔者通过对未成年罪犯心理特征以及影响未成年人罪犯心理特征形成的心理环境因素分析,提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1)重视家庭功能的发挥,完善为人父母之责任;(2)改革教学体制,完善教师育人之职责;(3)净化媒体环境;(4)重塑人格,增强自信心.  相似文献   

9.
未成年人的家庭环境对其健康成长和健全人格的形成非常关键,多数未成年罪犯家庭环境较差,部分未成年人入狱后不能得到家人的关爱,长期无人接见。这是我们关注未成年罪犯的家庭环境的原因之一。通过调查发现未成年女性和男性罪犯家庭环境及其对犯罪的影响具有一致性。比较突出的方面有: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关系不和谐、不重视文化知识教育、教育方式不科学、父母不良行为等。在对未成年罪犯的改造中,我们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让他们摆脱童年的伤害,重塑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罪犯有其自身特点,对其进行社区矫正必须应用不同于成年罪犯的措施和方法。社会工作方法是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的重要手段,将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价值取向、工作方法和技巧运用到对青少年罪犯的矫正过程中,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增长较快,吸毒产生的危害性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青少年吸毒成瘾与社会环境、人格养成和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家庭因素是可能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主要因素,也是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其他问题行为的因素。因此,在家庭中开展预防药物滥用的工作将会对青少年其他的风险行为产生有益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易产生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家庭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试图对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毒品的预防和教育工作提供一点积极的建议和参考,这将对我国毒品预防教育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未成年犯罪成为全球严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处遇制度作为一种针对少年违法犯罪进行特殊处理的制度,早已在世界上广泛适用。而我国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未成年犯罪人非刑罚处遇制度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法律体系。在相关法律中增设专章,增加未成年犯的非监禁措施的种类,增设社会服务刑,发挥工读学校和少年法庭的积极作用,以达到有效预防及矫正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警察类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紧密相关的人格特征、幸福感、焦虑、抑郁等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的结果表明:警察类高职大学生在人格特征方面,除20~22岁组在N(神经质)维度上与常模有显著差异外,其他各维度与常模无显著差异;学生存在焦虑情况的检出率为17.9%,存在重度抑郁情况检出率为8%;有无焦虑状态和不同抑郁...  相似文献   

14.
随着犯罪低龄化问题的日渐突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所关注的问题。为贯彻对未成年犯教育、挽救、改造的方针,达到预防未成年人再次犯罪,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保护社会的双重目的,就应当把握对未成年犯罪从宽处罚的原则,注重量刑的平衡问题。由于我国没有单独的未成年刑法,对未成年犯如何适用刑罚,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如何适用无疑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人格因素对监管警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479名在职监管警察为被试,发放由人口统计学资料、16PF人格因素量表和SCL-90量表组成的题本,集中施测.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包对测试数据进行处理,得出如下结论:监管警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中国常模,且与中国常模差异显著;不同群体监管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监管警察的人格因素与中国常模存在差异;不同群体监管警察人格因素存在差异;人格因素对监管警察心理健康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的少年司法制度建立在其《少年法》的基础之上。日本的《少年法》集实体法、程序法、行政福利法、刑事法为一体,秉承着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尊重其作为权利主体之人格,系统、全面地规定了保护、教育他们的原则和办法。在健全的少年司法制度的引领下,日本社会一直处于少年违法犯罪率较低的水平,其在未成年人保护和治理少年非行方面堪称世界楷模,值得中国借鉴。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领域作了一些努力和尝试,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和世界水平相比,仍有巨大差距,理应奋起直追。世界各国少年法一般称调整对象为"少年",但也有称为"未成年人"、"青少年"或"儿童"的,含义均为同一。本文中的少年和未成年人是指相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民事诉讼是少年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重要体现。我国关于未成年人民事诉讼的立法、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在界定未成年人民事案件的范围、协调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与程序公正的关系及完善法定诉讼代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刑法修正案(八)》中有关社区矫正的规定,从法律意义上肯定了社区矫正在我国试行的成功经验。但是,随着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的全面推行,一些深层次问题也暴露出来。检察机关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所遇到的法律依据欠缺、缺乏介入机制等问题与上述深层次问题紧密相联,严重制约了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的完善。通过一系列措施完善检察机关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法律监督对推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完善社区矫正立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问题研究(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决定了对其犯罪应采用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责任追究制度.从有助于我国少年刑事司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考虑,本文对未成年人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立法、追究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及其适用以及我国现行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制度的不足和完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当前,刑罚的轻缓化、人道化已经成为国际刑罚制度的发展趋势,少年犯罪适用非监禁刑也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实践证明,非监禁刑在教育和挽救违法少年、保护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我国在少年司法理念上还缺乏应有的正确认识,少年犯罪非监禁化的实现程度还不尽如人意。少年犯罪非监禁化应当成为我国少年司法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