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从这一期开始,连续选登开封市公安局长武和平同志奉献给广大公安干警的新作《大治安—城市公安指挥的思考》中的有关章节,该书以我国中等城市公安机关现有指挥体制、指挥方式、指挥谋略及效能为对象,尝试从宏观战略和微观实践的作用方面,分析论证公安指挥面临的困扰和发展前景。本期所发表的是大治安一书中的首篇。  相似文献   
2.
这位20年前因破获开封博物馆“9·18”文物大案,并以真实身份出演电视剧而闻名全国的刑侦专家,长期从事犯罪学和社会学研究,著有理论著作《大治安》、《黑社会犯罪新论》,文学作品《血案疑踪》(长篇小说)。已担任公安部新闻发言人七年的他,最近推出《打开天窗说亮话》一书,以切身经历告诉我们:让民主政治之光从顶层倾泻而下,照进每个角落;听人民说话,让媒体说话,天不会塌下来!  相似文献   
3.
黑社会犯罪与有组织犯罪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前者揭示的是犯罪的社会形态 ,后者仅反映犯罪的组织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指初具一定社会结构、功能和运行方式的犯罪组织 ,是由有组织犯罪中高级组织形态社会化演变而来 ,并向着黑社会犯罪演进的雏形形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黑社会犯罪同“质”不同“量”,与有组织犯罪同“形”不同“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犯罪社会性的组织结构、犯罪社会化的经济扩张、社会公共领域的渗透和称霸一方的反社会本质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其产生原因主要有社会现实因素、历史文化因素和境外黑社会犯罪的渗透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依法治国任重道远———学习“杭州会议”精神的体会□武和平陶驷驹部长在全国公安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工作会议中响亮提出:贯彻依法治国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公安法制建设,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水平。同时又指出:公安机关作为国家的重要执法机关,在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5.
[注:本文系《大治安》作者提出的关于治安工作社会化的总体观点之一。《大治安》的论述包括:1、公安机关应是一个开放系统;2、公安机关应是一个管理系统;3、公安机关应是一个服务系统;4、公安机关应是一个统一的打击系统。] 大治安,即将社会治安看做一个规模巨大、构成要素众多的大系统,并且是一个可控系统。即通  相似文献   
6.
如何建立现代中等城市公安指挥系统是作者所关注的重点。本文从社会“大治安”的角度详尽地阐述了建立公安指挥系统的必要性,公安指挥系统在社会大治安中的职能、地位,公安指挥系统建设的现实可行性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建立现代中等城市指挥系统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触目惊心91·6列车大劫案》。这里援引的案例,不在于它是中国铁路列车史上第一项特大抢劫案,而在于剖析犯罪分子如何能够轻而易举得逞——在犯罪肆虐时,数百名乘客当时令人震惊的心态,以及做为公民安全的保护者警察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1991年9月16日,重庆至武昌的294次列车在行进中遇到85名歹徒的洗劫,被抢劫的共九个车  相似文献   
8.
如果将“大治安”的任务从战略角度划分,应是两大部分,一是打击,二是防范。前者是在刑事犯罪发生后,公安政法机关针对特定、具体的犯罪行为,依据国家法律规定,运用侦查、预审、起诉、审判等刑事司法手段,使犯罪行为及行为人得到揭露和惩罚,并使其他预谋违法犯罪的行为者受到震慑;而后者,是在刑事犯罪行为发生前以党政组织为领导,以公安政法机关为骨干力量,组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针对犯罪产生和发展的规律、特点,运用防范、教育、管理、改造等综合性手段,使犯罪得以遏制和减少。当然,打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积极的防范,但二者确实存在着实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武和平 《检察风云》2012,(19):32-33
“霹雳一声震天响,天上掉下个互联网”,网络这东西一问世,就以其传播速度快、覆盖广、影响大、作用强而风靡全球。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使过去上对下、点对面的单向度信息传递变成了点对点的平视交流。并引导宣传变成了传播,则将传播变成了“传通”(传播与沟通)。  相似文献   
10.
治安控制论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治安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社会治安问题的认识也存在着误区。因此,作者提出了社会治安控制论,并强调治安控制处分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