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高等学校一项重要任务。要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开展国情教育、历史文化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全球意识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典型引导、校园文化等形式多样的方式,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社会主义办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抬汪公”,是屯堡人祖辈传承的民俗盛典,具有深远的文化寓意.抬汪公活动凸显了汪华忠君爱国、保境安民、翊戴中央的形象,传承了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优良传统和尚德遵礼的儒家传统,弘扬了汪公保境安民的民本思想.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 ,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些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 ,必须针对大学生道德现状 ,与时俱进 ,对大学生开展网络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4.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我们加强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中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而高素质的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可以说大学生素质教育与高校的师德建设息息相关,强化师德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5.
何小英 《求索》2011,(8):107-108,165
创新从伦理学视角分析可概括为得当创新和不当创新。得当的创新可以造福于人类,不当的创新则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形成创新得当的共识,鼓励得当的创新,抑制不当创新,是创新的伦理学要求。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大学生学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惑和机遇 哲学享有智慧之学的美称。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主导地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社会价值判断标准也日益呈现多元倾向。一些主流价值被遮蔽和消解,以至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少数人信仰缺失,失去精神家园,迷失自我。这些因素对思想活跃、敏感的大学生们的成长无疑会产生消极作用。个别的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陷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7.
屯堡地域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资源之一,其蕴含的忠诚爱国精神、传统伦理道德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素质、人文精神和立志成才的品格。而深入了解其形成和发展轨迹,对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育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且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也有特殊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为此,要树立时代、开放、务虚与务实相统一等三种观念;充实法制法规等五项新内容;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站等三种途径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