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6篇
中国政治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国家内部各个小团体之间,利益和权利的对立并不是恒久不变的,他们所期望的是持久的自由和普遍的政治正义。  相似文献   
2.
韦伯的忧虑     
高超群 《南风窗》2007,(5):85-85
“在民族统一完成以后德国充斥着‘政治厌倦症’,新生代德国市民阶级尤其钟情于一种德国特有的‘非历史’与‘非政治’的精神。”或许他们以为不劳自己费心,经济成就可以自然地克服这一切(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的魔影和德皇的家长式专制)。  相似文献   
3.
其实政治就是政治,它有自己的规则,并且不会因为目的的良善与否而改变。任何想从事一般政治的人,特别是打算以政治为业的人,必须认识到这些道德上的两难困境。  相似文献   
4.
让财富充满阳光的味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很多人的想像不同,在中国做资本家并不完全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他们有很多烦心的事。一本杂志公布的调查显示,那些有资格进入富人行列的民营企业家最大的担忧,是“安全”。甚至有人夸张地说,中国的富人生活在恐惧之中。保  相似文献   
5.
《淮南子》里说,仓颉造字以后,“天雨粟,鬼夜啼”。人类发明文字何以就致于天地惊而鬼神泣?德国人蒙森给出了非常平实的解释:“度量术使人类得以控制世界;书写术使人类的知识不至于像人自身那样,易于泯灭;这两者把自然界不能给予人类的全能和永恒给予人类。历史有权利和义务,也沿着这些途径探索各国人民。”不过,在西方世界的历史里,由于宗教至高无上的地位,书写术并没有给予人类“永  相似文献   
6.
高超群 《同舟共进》2008,(12):19-21
知识分子从民众的导师、从"士"和君子转变为专业人士,不再担负启蒙民众和为民众代言的责任。在民众看来,他们也只是一个利益群体……知识分子的精神影响结束了吗?无论是改革的批评者还是捍卫者,都很少关注这30年来国人的思想和精神领域。1990年代以前,改革事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思想解放同步的。1990年代以来。思想界日益脱离改革实践。也脱离了民众的心灵,新左派和自由主义者的讨论成为一场完全内部的拌嘴事件。无论双方在理论上取得了怎样的成就,其影响力和听众却越来越明显地下降。  相似文献   
7.
人即改革者     
只有利益分配的改革太过肤浅短视,根本就称不上是真正的改革;它并没有领会改革的目标其实就是让人成为“人”。  相似文献   
8.
政治的召唤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政治生活里出现了一些新的现象。比如基层选举,其生命力之坚韧令人吃惊,更耐人寻味的是其精神的细微变化;这些脚踏实地的人们,已经不再期待别人的垂怜和关怀,甚至连同情对他们而言也显得多余甚至可笑,他们毫不自卑,果决而自信,正在亲  相似文献   
9.
论节俭     
节俭之所以是一种美德,是因为它是一个人运用理智战胜无常的机运、主宰自己命运的决心,是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和听天由命的无赖状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历史上,从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繁荣但却令人不安。人们似乎失去了对自已命运的把握,无论他在意识形态上是不是一个奇迹论者。人们在幸福的怀抱中感到前所未有的暧昧和怀疑,对未来更情愿采取旁观和期待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