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法律   14篇
  2014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民事执行是人民法院强制当事人履行已经生效法律文书的重要活动,它是当事人民事权益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但是,实践中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不到顺利执行的状况,随着民事、经济案件的增多,而日趋严重,这极大地影响了法律的尊严和人民法院的成信。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有以下三个方面:(1)在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过程中产生的负效应是造成“执行难”的客观原因。随着地方财政实行包干以后,有些政府部门干预司法,阻碍本地区资金被执行“流向”外地;关、停、并、转企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破产法(试行)第十八、十九条规定:“整顿申请提出后,企业应当向债权人会议提出和解协议草案”,“企业和债权人会议达成和解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后,由人民法院发布公告,中止破产程序,和解协议自公告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这些规定,为破产诉讼中的和解(简称破产和解)提供了法律依据。 一、破产和解的概念 所谓破产和解是指在破产诉讼中,债务人与债权人就债务的减免、延期偿还等达成协议,从而终结对该企业破产程序的活动。从该概念可以看出,破产和解与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程序的和解(或执行和解)有所不同。第一,法律依据不同。破产和解依据的是企业破产法,而审判和解(或执行和解)依据的是民事诉  相似文献   
3.
我国“案例公布制度”的实证考察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85年起,最高人民法院采用《公报》的形式定期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典型案例,以为下级法院在审判同类案件时"提供范例"。但"案例公布制度"并没有很好地实现指导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初衷。目前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同案差异性审判、同案的重复性审判、案件的机械性裁判和地方法院各自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案例公布制度"自身存在的诸多制度性缺陷所致,因而需要在制度层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受实体经济下行的传导效应和金融经济调控政策的影响,金融创新业务规模扩大,各类纠纷案件也大幅增长。金融纠纷案件专业性强、新类型案件多,法律适用争议大。妥善化解金融矛盾纠纷,不仅需要正确的金融审判理念,优化金融审判资源,以专业化的审判机制提升审判质量和效率,也需要对当前金融审判领域尤其是民间融资、银行衍生产品交易、担保物权的实现以及保险较为突出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梳理,在尊重市场规律和交易习惯的基础上,结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以及金融审判实际,提出参考性的处理意见,以统一裁判尺度,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业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5.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迅速席卷全球,我国经济运行压力明显加大。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海外投资和金融市场活跃,传导机制灵敏,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省以及珠三角九市的各种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陆续发生利润下滑、资金周转困难、订单减少、出口萎缩,甚至停产、倒闭,  相似文献   
6.
新的证据作为证据失权规则的例外情形,其范围包括当事人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后新发现的证据等八种情形,其外延不宜再扩展;新的证据有别于补充证据,其性质只能是举证时限制度的补缺,它的提出与被采纳,理应符合民事诉讼的诚实信用原则。新的证据的存在与适用,符合追求案件客观真实的理念,有利于实体公正的实现,但与此同时也加剧了程序的反复和启动,波及了程序的安定性,为此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形成了独特的审判效率化要求与诉讼程序、制度非效率化操作相脱离的二律悖反现象。两害相全取其轻,允许新的证据提出与适用,非民事诉讼之良态、常态。  相似文献   
7.
民事执行是民事诉讼的最后阶段,是保证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调解书以及其他法律文书得以实施的重要环节,是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民事诉讼法试行五年来,我国各中级人民法院、基层人民法院逐步建立了执行机构,  相似文献   
8.
人权是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价值基础。人权的核心价值在于维护人之为人的基本尊严。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是这一核心价值的必然体现。弱势群体保护是由人权的普遍性和平等性推导出的必然结果。保护弱势群体,首要的任务是将弱势群体的人权实证化为法律权利。因此,完善我国保护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机制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9.
关于证据排除规则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英美法系的法治经验已经证明了证据排除规则是实现形式正义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制度。然而,由于我国传统上深受大陆法系的影响,至今关于证据排除的规定还很欠缺,不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因此,确立并完善证据排除规则是凸现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之一 本文从理论视角系统地诠释了证据排除规则的特点和构建证据排除规则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