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于柏华 《北方法学》2014,(3):94-100
德沃金的权利理论是一种个人主义权利观,"诠释"与"人性尊严"是其中的两个关键词。"诠释"确定了权利的表现形式,权利表现为一种个体性的诠释实践;"人性尊严"则赋予权利以价值,权利的价值在于它承认与尊重每一个人的内在价值与责任。《认真对待权利》、《法律帝国》与《刺猬正义》这三部著作代表了德沃金权利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权利的个人主义观念在此过程中得以形成与完善。该权利观虽然极为精致且具有说服力,但并非理解权利的唯一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2.
侦查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侦查学实验是侦查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传统的侦查学实验中,学生往往是不断地重复老师所作的项目内容,验证性的实验模式占了所有实验项目中的绝大多数.综合性、设计性侦查学实验模式改革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而综合性、设计性侦查学实验模式改革的实施计划、人员组织分工、实验步骤、实验内容、成绩评定方法等事项对教学效果影响较大,在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中应该得到相应重视.  相似文献   
3.
权利与个人利益有着必然的价值关联,但个人利益没有穷尽权利的价值构成,个人利益与权利之间经常出现价值上的不对称.在填补个人利益与权利的价值缝隙上,主体资格、加总公益与共享公益是三个可能的价值选项.基于主体资格解释权利的价值与权利的实践形态相脱离,缺少现实关怀;着眼于加总公益只能解释部分不对称情形,缺少理论普适性;只有基于共享公益才能为权利的价值做出兼具现实性与普适性的解释.透过权利的共享公益价值可以看到,权利的社会功能不止自我防卫、对抗他人,同时还营造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合作形式,体现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和谐.  相似文献   
4.
齐延平  于柏华 《法学论坛》2003,18(1):109-112,78
法治的生成自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与现实根基 ,“乡土中国”构成了中国法治建构的当然前提。市民社会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超越文化疆界的普世性的一面 ,但它对于中国法治进程具体场景的解释力又是有限度的。可能的中国法治理路将彰显于历史进程的非线性思路之中。  相似文献   
5.
“公私法混合”、“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公私法观念重新得到中国学界的重视,就目前的研究状况而论,在公私法观念上也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含糊之处。这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公私法混合"、"公法私法化"与"私法公法化"这三个概念的使用上。"公私法混合"、"私法公法化"与"公法私法化"往往被当作"标签"来指代法律社会化这个法律内容,二者之间被机械地建立起等值关系。但这一方面会限缩法律社会化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又会不适当地扩张法律社会化的指涉范围。  相似文献   
6.
于柏华 《北方法学》2011,5(2):96-103
民法的"公私法混合说"建立在"强行法说"基础之上,该理论通过区分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把私法的范围限于任意性规范。强行法说预设了一种缺少规范性的"社会实在":一方面忽略了法律对社会实在的构造功能,没能看到强制性规范与私人领域的构成性关系;另一方面忽略了通过强制性规范所表达的私人自治的规范性要素,没能看到强制性规范与私人领域之间在合法性意义上的共生性。尽管公私法的划分问题具有可争议性,但强行法说因其对社会实在的理解存在偏差而无法成为一种妥当的公私法界限理论,民法的"公私法混合说"自然无法成立。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