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3篇
中国共产党   6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青面獠牙,狰狞恐怖,原是一副恶鬼本色;眉清目秀,青春靓丽,却是一张漂亮画皮。恶鬼披上画皮,摇身一变,竟成了一个可人的“二八姝丽”,并以此蛊惑世人,谋财害命……300多年前蒲松龄先生在《聊斋志异·画皮》中刻画的骇人一幕在当代又有了新的版本:广西柳州市国税局原局长杨立峰,一边不择手段地大肆敛财,一边千方百计地给自己披上一张重义轻利、淡泊志远的文人雅士的画皮。然而,再狡猾的狐狸也会露出尾巴。千方百计地伪装也只会让杨立峰在还原了本来面目后比其他贪官更多了些狼狈与尴尬。惊愕之余,此案留给人们的当是更多的思索。  相似文献   
2.
刘菊 《今日中国论坛》2013,(Z1):187+190
春秋列国时期群雄称霸,齐桓公以其民主作风和广纳贤良的胸怀在诸侯争霸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代明君霸主,但令人惋惜的是齐桓公没有能够善始善终,在成功后不听忠言听谀言,终究没能使齐国强盛下去,更没有使自己得以善终,齐桓公由霸业兴起、名噪一时到晚年可悲的下场令人深思,其兴衰的内在因素对当今社会来讲仍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菊 《世纪桥》2007,(10):37-38
家庭教育伦理建设构成教育伦理建设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石。目前家庭教育的现实状况却是,作为具体教育者的父母和作为抽象教育者的家长群体,普遍体现价值观定位上的偏差,存在着与教育伦理道德的不和谐。必须加强家庭教育伦理道德建设:继承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伦理精神的精华;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家庭教育的最终价值目标;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掌握科学而合理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4.
日本、德国是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比较完备的国家,其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有力的促进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对日本、德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进行分析总结,对我国目前循环经济的立法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第19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以来,中央统战部进一步完善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在京党外知识分子联系点会议制度,组建了一支由182人组成的信息联络员队伍,畅通了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和反映社情民意、建言献策的渠道。二是以社团和行业协会为龙头,建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系会议制度,了解新的社会阶层状况,反映意见和建议,培养、举荐新的社会阶层代  相似文献   
6.
7.
乐种是一种特殊的音乐艺术品种,与婚娶丧葬、祭祀等社会世俗文化关系极为密切。"拜老爷"是潮州地方传统文化中一项重要而且普遍的民俗活动,潮州大锣鼓是"拜老爷"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音乐形式。试从乐种学的角度,以潮州大锣鼓与"拜老爷"为例,论述乐种与社会世俗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从价值观视角解读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菊  王静波 《求实》2005,1(2):30-32
经济本位价值观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它一方面催生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另一方面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 :人沦为物的奴隶 ,造成人在某种程度上的异化 ;人成为单纯的工具性存在 ,而非目的性存在 ;导致社会信仰危机和人的精神家园的丧失。在对经济本位价值观反思的基础上 ,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实现了从经济本位价值观向人本位价值观的转移。确认人的价值主体地位及其在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把人本身看作是目的 ;消除异化 ,实现人的本质回归 ,最终使人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菊 《理论学刊》2004,(9):92-93
企业法人清算法律制度是指清理已解散企业法人法律关系的程序制度,其目的是公平、有序地解决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使法人归于消灭。尽管我国在完善企业法人清算制度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但我国企业法人清算制度仍不够完善,企业法人在解散后不清算或违法清算的现象比比皆是,严重侵害了债权人的正当权益,破坏了交易秩序和安全。因此,健全企业法人清算制度,堵住企业法人清算中的漏洞正日益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0.
析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菊 《法学杂志》2004,25(4):55-57
现行的刑事法律及司法解释规定,不受理受害人及近亲属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提起的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很不合理。我国应构建既符合刑事诉讼特点又与民法相协调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