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
"专利蟑螂"问题在近15年来已成为所有科技企业的"痛中之痛"。美国的各类企业,乃至中国的技术设计与生产者,几乎都受到了来自它们的专利侵权主张和诉讼威胁。它们真正的目的并非从事技术转让,而是藉此聚财,获得暴利。但是当立法者和行政执法者分别准备对这个现象采取行动时,却发现其中不但定义困难,而且透过实证研究,事实上其中还蕴藏了相当复杂的运营模式。美国在短短的一年中就出台了一系列的官方与非官方研究报告、立法动议和行政举措。但这样的密集手段也引发了许多的讨论,让论者质疑美国政府所拟议的各种措施是否会矫枉过正,不但不能将问题完全根除,反而会先伤害到整个市场的创新动能与交易环境。本文除了对于最近的这些发展作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引介外,也对于其中的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相类似的问题是否也会在中国发生,以及需要如何来应对。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美国的司法诉讼一向是个相当昂贵而且耗时的程序~1。在知识产权领域,这样的现实加上若干法院至少在统计上倾向对权利人给予有利(例如颁发禁制令injunction)或是高额的损害赔偿判决,这自然让权利人会产生更高的积极性来采取维权措施~2。这样的状况也让一些人嗅到了商机,采取了直接以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的维权或是诉讼威胁来作为图利的手段。这就是所谓的"专利蟑螂"或"专利流民"(patent trolls)的产生。鉴于这类运营者事实上并非百恶不赦,全无是处,美国政府最近已经改以较为中性的"专利操控实体"(patent assertion entities,PAEs)相称。  相似文献   
3.
“专利蟑螂”问题在近15年来已成为所有科技企业的“痛中之痛”。美国的各类企业.乃至中国的技术设计与生产者,几乎都受到了来自它们的专利侵权主张和诉讼威胁。它们真正的目的并非从事技术转让,而是藉此聚财,获得暴利。但是当立法者和行政执法者分别准备对这个现象采取行动时,却发现其中不但定义困难,而且透过实证研究,事实上其中还蕴藏了相当复杂的运营模式。美国在短短的一年中就出台了一系列的官方与非官方研究报告、立法动议和行政举措。但这样的密集手段也引发了许多的讨论,让论者质疑关国政府所拟议的各种措施是否会矫枉过正,不但不能将问题完全根除,反而会先伤害到整个市场的创新动能与交易环境。本文除了对于最近的这些发展作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引介外,也对于其中的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相类似的问题是否也会在中国发生,以及需要如何来应对。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就在2013年3月底两会结束、政府改组完成之际,媒体报道了三个主要的网络基础通路运营商(Intemet service providers,ISPs,亦即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想要对网络内容服务商所提供的加值性服务(例如,由腾讯集团所开发出的QQ和“微信”应用软件(WeChatApP)等)收取额外的使用费用(亦即俗称的“信令费”)。  相似文献   
5.
6.
初探“云计算”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计算"已经逐渐成为当前与未来任何个人、公司或是单位信息处理的主要方式,而从其中所产生的新的运营模式,则对既有的著作权法体系形成了极大挑战。一个最近在美国所发生的代表性案例,是关于远程遥控的数字录像系统是否构成著作侵权的问题。法院对于该案的判决,不但关涉到整个电视节目录像运营模式的生存,更将影响整个以网络信息流为基础的电子商务以及未来著作权法规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一、导言近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与国际互联网的使用和侵权有关的案例。它们不但引起了各界极大的兴趣和讨论,也对于现行的法律规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无论如何,这些案例的出现,无疑显示中国的版权事业已进入了数字化的时代,与欧、美等先进国家当前所遭逢的问题并无二致。本文拟从比较法的观点来评论这其中所引发的一些问题,并试图对未来在著作权的领域之中可能会面临到的困难预作筹谋,以备下个世纪的新挑战。二、案例类型目前已知的首宗与国际互联网有关的案例,当推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在1999年4月28日宣判的“陈卫华诉成都电脑商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