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书院是传统社会推行教化、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机构,在同治年间(1862-1874)陕甘地区的回民起义被平定之后,陕甘地区将书院的重建、兴建作为了整体社会重建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儒家文化的熏陶,重新构建陕甘地区包括回民在内的居民对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2.
孟文科 《学理论》2009,(15):127-128
陈忠实在《白鹿原》里形象地描述了民国年间关中农家的负担问题。通过历史考察我们发现,小说里的描述是真实的。沉重的捐税与摊派不但使底层农民大批破产,即使乡村里无权无势的富户也不能幸免,这不但加速了关中乡村经济的凋敝与破产,也恶化了乡村政治结构。  相似文献   
3.
西北回民起义所导致的战争不但给当地人口与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创伤,也对陕甘地方社会秩序与文化所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如城池与官廨的毁坏、书院的破坏与文教的凋敝、民间信仰体系的受创等。  相似文献   
4.
书院是推行儒家教化与认同的最重要机构之一。同治年间西北地区回民起义之后,左宗棠对陕甘地区的书院做了大规模的整修、增修,与书院相关的文教设施也得以重建。这都体现了清政府力图通过增进儒家文化认同,稳固统治秩序的强烈色彩。  相似文献   
5.
从小说《白鹿原》里描写的"乡约"的演变,可以看出民国时期关中乡村基层行政机构经历了一个剧烈的变动过程。本文就此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