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法律   9篇
综合类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
目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作为一种审查手段已在我国得到认可和应用。我国公安机关等使用单位大部分采用语言提示法进行测试,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语言提示法存在不容忽视的局限性,应该通过图像提示法的运用弥补其不足。  相似文献   
2.
研究和运用现场犯罪痕迹,必然离不开研究犯罪现场。犯罪现场是犯罪活动的载体,是犯罪分子进行犯罪活动的客观反映和“记录”,是我们追溯判断犯罪活动和犯罪人情况的客观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2005年5月10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英皇湖畔花苑碧湖阁13楼B座发生一起3人被杀的恶性杀人案,租户蔡丽斯及其72岁的祖国黄月英,出生仅6个月的女儿洪娅妍被杀,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10日,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英皇湖畔花苑碧湖阁13楼B座发生一起3人被杀的恶性杀人案,租户蔡丽斯及其72岁的祖母黄月英、出生仅6个月的女儿洪娅妍被杀, 犯罪分子作案手段残忍、性质恶劣,影响极坏。厦门市领导到现场了解案件情况后,指示公安机关要尽快破案。各级领导对此案侦破高度重视,市公安局立即以刑侦支队重案队为主,并抽调技侦支队、网监处、思明分局刑侦大队、嘉莲派出所等单  相似文献   
5.
案件以及侦查中的所谓“不可知信息”,是指在案件中客观存在的,由于案件的当事人(作案人、报案人、侦查员、证人及其他与案件有关人员)在案件发生和侦破过程中直接参与、接触或者在场等,掌握全部或部分外人不可能知道的案件信息(特别是犯罪现场信息)。在这些当事人中,由于作案人实施了犯罪全过程,因而掌握的“不可知信息”最多、最充分。这些信息可以转换为揭露、证实和打击犯罪的证据,这种证据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可知信息证据”。反之,其他非当事人通过道听途说等途径或由于案件保密等原因使其直接接触进而掌握了部分案件信息(如露天现场尸体),这些表面的、局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对口供及其取证的代表性观点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主张淡化口供作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采纳“零口供”规则,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沉默权。其理论依据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的原则,不被强迫自证其罪的原则。他们认为现行法律规则侵犯了被追诉人的诉讼权利,易于产生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问题,不利于我国法制建设与国际接轨,阻碍了我国法制的文明与现代化。第二种观点,也主张淡化口供的作用,但他们意识到目前推行“零口供”规則和“沉默权”在我国还不现实,因而主张循序渐进,实行有限制沉默权。比如对涉嫌不明财产来源罪、非法持有型犯罪等案件可排除适用沉默权。  相似文献   
7.
现场犯罪痕迹特征现场犯罪痕迹存在必然性、广泛性、时效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体现多元性。 1.现场犯罪痕迹存在的必然性必然就是必至、固然。有犯罪现场必然有犯罪痕迹。现场是犯罪分子犯罪的土壤与条件,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和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这里“地点”一般是指主体现场,而“一切场所”一般泛指关联现场,也就是过去我们常说的第一、二、三……现场。  相似文献   
8.
现场勘查中,过去也有巡视现场一说,本文的指挥员巡视现场与过去的巡视现场有一定的本质区别。内涵与外延的延展巡视现场的主体不同一般来说,一旦发生影响较大、性质恶劣的刑事案件,负责案件侦破的专案组也随之成立。并且成立以技术员为主体的  相似文献   
9.
犯罪心理测试中的图像提示法,较之语言提示法具有许多优越性,应当成为另外一种主要提示法。  相似文献   
10.
犯罪印象痕迹犯罪印象痕迹,是指在现场访问中,案件的最早发现人和报案人、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周围群众、可能的知情人等等,在发案前后看到、听到、了解掌握的有关现场情况、犯罪分子相貌、现场声音、受害人的家庭背景等等情况,这些情况留在其大脑中,形成印象痕迹。这些犯罪印象痕迹往往可以为推断案件性质、作案时间、犯罪地点,甚至寻找发现犯罪嫌疑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