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法律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李焕中 《法制与社会》2011,(24):134-134
在我国虽然的刑事诉讼法已经修订,并且建立了控辩式的庭审方式,质证的原则在这样的模式下体现的淋漓尽致,但是由于理论研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导致立法和司法实践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质证的对象不清晰、审前证据开示和证据交换的规定办事非常的全面系统、辩方的质证权利受到严格的限制,质证的公正进行显得十分困难、我国的证人出庭率达不到外国的先进水平,质证很难有效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顺利进行。本文意在对我国刑事庭审制度存在的缺陷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系统的阐明。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也相继出台了具体规定和要求。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被认为是根据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和适用法律人人平等的原则确定的准确惩罚犯罪的刑事政策,将成为当前乃至今后较为长期的一个阶段指导国家运用刑罚及相关措施惩罚和预防犯罪的基本策略和方针。  相似文献   
3.
知识产权制度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护知识产权,推动科技创新,其本身作为一种激励制度是从保护知识成果创造人收益的角度出发,调动其科学研究和技术发明的制度。因此,唯有通过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激励制度,加强知识产权的有效运营,才能保证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强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从意识的提高到制度的完善,从组织的构建到科学的运营,通过政策、法律、组织、经济等多种手段,建立起一个对知识产权进行激励的功能体系,以激励科研人员不断创新,消除科技成果转化中的瓶颈,从而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