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晓雪 《学习月刊》2023,(11):15-1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明确提出了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中国式现代化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明的价值形态,开创了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创造新路径,为世界上那些既想保持自身独立性、又想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供选择的实践方案与文明借鉴。  相似文献   
2.
“微媒体”理论探讨 1.“微媒体”的涵义:“微媒体”(Vmeti Media),就是通过短小精炼的文本、音像等形式,作为文化传播手段,向受众传达信息的载体中介,例如以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传播平台为首的新媒介就是其典型代表。这种即时编辑、随时发送的独立媒体形态,大大提高了个人发表言论的自由性,为此另一种阐释则认为“微媒体”时代即是“自媒体”时代,可以相对独立、即时发布表达个人的经历、观点、心情等,以供大众阅读。  相似文献   
3.
王晓雪  殷实  胡婧 《法制与社会》2010,(18):108-109
基金会在中国发展了二十余年,其作为独立与政府的第三方,在社会保障与救济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取得了积极的社会效果。但是由于我们国基金会起步较其他发达国家要晚,内外部规制不是很健全,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基金会数量的激增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公益基金会的丑闻事件也被频频曝光,使得基金会的公信力遭到社会大众的质疑,严重限制了公益基金会在中国的发展。本文从基金会在发展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入手,引出基金会监督的紧迫性,并且从基金会的本质属性即财团法人的角度寻出基金会监督问题的症结所在,重点着眼于其外部监督,从公权力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的方面探讨加强外部监督的方法,并且通过内外部监督的合作,企图在内外监督中找出能够完善基金会的最佳途径,促进基金会在中国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公益效应。  相似文献   
4.
论企业破产重整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重整作为各国为拯救濒临破产企业而设立的程序由来已久,它在维护股东、债权人和职工的利益,保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因此,在世界各国的立法和实践中受到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5.
王晓雪 《法制与社会》2010,(21):291-29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通过确立了基本侵权法规则,整合了分散的侵权法规定,建立了完善的侵权责任法体系。尤其在特殊侵权归责原则方面,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法立法技术的进步。但是在动物致害一章中,对动物园动物致害所采用的归责标准与该章的整体不相符,且无做特殊规定的理论依据及实践需要。本文将从无过错原则与过错推定原则的理论入手,分析该条规定的不合理性,探讨无过错原则与过错推定原则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6.
王晓雪 《治安》2003,(1):11-12
走进四面环水的扬中市西来桥镇,顿时感到新鲜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民风淳朴,邻里和睦,群众安居乐业。多年来,该镇刑事案件总量低,没有发生民转刑案件,没有发生集体上访事件,本地人犯罪特别是青少年犯罪甚少。  相似文献   
7.
香港《文汇报》近日刊文称,国企改制10年至今,近四成央企步人世界500强,奏响中国经济最强音.与10年前首次单独组团参加全国党代会时相比,本届央企系统(在京)的十八大代表人数亦增加近三成,央企系统出席大会的全国代表总规模已逾百人,构成十八大代表中企业界的"国家队方阵",成为影响中国未来经济走向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在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中,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标准化问题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本文对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标准化这一问题,结合我国司法现状展开讨论,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刻剖析,揭示其弊端及缺陷,并对完善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几点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晓雪 《法制与社会》2010,(24):273-273
在离婚率不断攀高的今天,渴望婚姻又害怕婚姻不忠的人们为了增加婚姻的稳定性,选择用"夫妻忠实协议"来捍卫自己来之不易而又显脆弱的爱情和婚姻,为自己的婚姻家庭生活买一个"平安险"。然而是随着"夫妻忠实协议"的流行化驱使,由于各地区法院对于该协议的效力存在不同的认识,造成了类似案件判决不一的司法尴尬,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本文从我国司法实践中对"夫妻忠实协议"的效力争议出发,结合国内外相关立法实践从该协议的性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方面对协议的效力判定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