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刑法中的“其他”用语体现了以简驭繁的立法技术,具有周延性与相关性的双重品格。其周延性使静态的刑法规范具有了较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而有助于维护刑法的安定性;其相关性保证了刑法规范内容的特定性与明确性而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合目的性。其相关性、周延性分别与现代罪刑法定原则的人权保障、社会保护双重机能相顺应,而且与现代法治国的双重性格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2.
强化侦查监督职能的措施包括拓宽侦查监督途径和强化侦查监督手段,这是侦查监督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建立检侦刑事案件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专项监督机制;建立从《纠正违法通知书》到《检察建议》的传导配合机制以及抵触侦查监督的程序性制裁机制、赋予检察机关侦查监督办案人员一定的调查权等措施来加强侦查监督。  相似文献   
3.
刑事既判力在我国刑法中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耀忠 《法律科学》2002,(6):121-126
刑事既判力采取相关主义原则 ,既与刑法溯及力的从旧兼从轻原则相一致 ,蕴含了有利于行为人的思想 ,也与刑法所追求的三大价值目标 ,即公正、谦抑、人道并行不悖。是对罪刑法定原则精神在时间效力上的彻底贯彻。而采取分离主义原则 ,不仅不能彻底贯彻有利于行为人的思想 ,而且与刑法的三大价值目标相背离。建议我国刑事立法应采取相关主义原则 ,对我国刑法第 1 2条第 2款作出重构。  相似文献   
4.
王耀忠 《法律科学》2012,(5):121-130
危险驾驶罪是抽象危险犯,危险的实现并非其构成要件要素,危险的载体为追逐竞驶行为或醉酒驾驶行为自身。在具体危险犯中,危险的实现是构成要件要素,危险与行为分离,其载体为刑法保护的具体人或物。因罪过是对客观构成要件要素的认知与所持的态度,故在没有罪过阻却事由的情况下,行为人只要认识到自己是在道路上追逐竞驶或醉酒驾驶就意味着对与行为相伴随的抽象危险的希望或放任,动机可能是从抽象危险中寻求刺激或为了某一目的而放任抽象危险的发生等。在刑法没有明文规定过失可以构成本罪的情况下,本罪的罪过只能是故意。法定刑的高低并不必然决定罪过的性质,法定刑的轻重还与犯罪的客观方面相关。罪过也不能仅从社会意义与便于司法操作的角度认定。对危险驾驶罪的体系性考察,应结合社会现实从刑法规范动态不平衡、相互协调的角度才能得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2019年6月23日,值此马仁兴烈士牺牲72周年之际,四平市隆重举行了马仁兴遗骸迁入将军墓安葬仪式,缅怀烈士的伟大功绩,追忆他的英雄事迹,教育后人,不忘初心,积极为国家作贡献。马仁兴,1904年9月25日出生在河北省平乡县后张范村的一个农村教师家庭。少年时期,他善思寡言,好学上进,受父亲的影响酷爱读书,时常被书中民族英雄爱国人士的事迹所感动,立志要保家卫国。  相似文献   
6.
王耀忠 《河北法学》2011,29(7):113-119
实行行为是刑法分则规定的具体个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具有法益侵害性或现实危险性。如果说刑法中的行为意在把"人的纯粹思想"排除出刑法的规制范围,那么,实行行为则可将着手前不值得刑罚处罚的预备行为赶出刑法的规制范围;如果说行为是为犯罪概念提供基底,为犯罪论体系提供前置性条件的话,那么,实行行为则为构成要件提供了基本的要素;通过对中外实行行为的比较与现状动向分析,以期对我国犯罪论体系的改造与完善有所裨益,进而保证实行行为的定型性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刚性。  相似文献   
7.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10月1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刑法典“是在总结1979年刑法典施行17年多的经验基础上修订的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它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大大推动了我国刑事法治乃至整个法治建设的进程,从而在新中国法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当对这部刑法典给予充分肯定。但同时,也要看到其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未能实现真正的罪名法定化,并因此引发——系列问题,便是缺憾之一。本文拟从刑事罪名领域的现状、问题探寻、原因分析和解决办法四个方面,对此进行讨沦,以期能为我国刑事法治状况更趋完善,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正义与功利天平上中国缓刑类型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现行刑个别化、特殊预防为目的,以教育刑、目的刑为基础的缓刑制度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以灵活性与适应性见长的英美国家暂缓宣告制度、震慑缓刑制度、分开判决制度等以及以报应与功利紧密相结合而见长的大陆国家暂缓执行制度等缓刑类型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我国应当在正义制约功利的缓刑价值定位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我国缓刑的适用条件,在保留缓刑犯应遵守的一般考察规定基础上,增设特殊缓刑犯应该遵守的特殊规定,并增设未成年人复合缓刑类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刑法中增设公益劳动作为附加刑,可以为司法机关依据犯罪行为人的犯罪事实和个人情况适用刑罚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可以为非监禁刑逐渐替代监禁刑以及刑罚个别化的实现创造条件;也可以使非监禁刑之间的适用相辅相成、教育与补偿功能得到互补、正义与功利相得益彰;还可以为非监禁刑制度的构建和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从而优化非监禁刑的结构,提高非监禁刑的适用率以及适用效果,逐步实现国家、社会、被害人和犯罪分子之间利益之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高校收入分配实行"效率优先"政策以来,由于政府调控职能的弱化和校内调控机制的缺失,高校收入分配差距愈来愈大,校际竞争愈来愈烈,给高校学术氛围、学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针对目前高校收入分配存在的问题和现行方式的不良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建立高校教师收入分配调控机制,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