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法律   7篇
中国政治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1.创新观念,科学定位,探索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在铁路跨越式发展中,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该如何定位?怎么抓?成都铁路分局党委一班人深刻认识到: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的基础,企业安全运输生产任务的完成、各项改革举措的实施,其压力最终都要传导并落实在班组这个基础上。  相似文献   
2.
专利法修订中需要研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我国专利法的制订和实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这部旨在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以促进科技进步的法律的实施对于中国的法学理论、司法实践、社会观念、价值取向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实现技术成果商品化,从理论到实践上都提供了法律的依据。1992年9月全国人大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扩大了专利法的保护范围,使其与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基本接轨。专利法实施近十五年成绩是显著的,对我国的科技、经济的发展起了积一极推动作用,但是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也较突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科技法制建设在理论探讨和科技立法实践上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科技法制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一、我国科技立法的历史进程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科技立法工作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专利法》实施前。1978年前,我国的科技立法工作处于初始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科技立法工作进入准备期。从1978年到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科技法规和国务院各部门发布的科技方面规章合计近百件。这一时期,科技立法的主要特点是比较偏重科技管理的法规,对科技…  相似文献   
4.
试论人格权的经济利益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晓峰 《河北法学》2002,20(5):55-58
传统人格权制度强调的是其中精神利益的保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建立,民事主体的人格开始具有更多、更直接的财产利益,对此,法律应予以确认,允许权利人在上述两种意义上使用和维护其人格权利。应该承认具有经济利益的人格权的可转让性和继承性,以充分体现人格权中的经济价值,维护权利人的利益。在人格权经济利益的保护方面应强调财产损害赔偿这种救济方式,为权利人提供更全而、公平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这就迫切需要我国的科学和技术尽快实现从模仿、跟踪向自主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转变。作为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基础科学研究———原始创新的水平,已成为实现战略转变、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技术之源。当今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结合日益紧密。知识经济的到来,使基础研究成果到产业化的周期大大缩短,在一些高技术领域,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几乎同步发展。在知识经济时…  相似文献   
6.
2004年9月,我随科技部组织的中国科技法律制度考察团,赴法国和荷兰考察了两国的科技立法的情况。考察团先后访问了法国政府研究与新技术部、科技创新署、原子能委员会和Genople生物医药科技园区;荷兰政府教育科学文化部、经济部和皇家科学院等单位。考察团在与两国政府官员、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的接触中,了解了科技立法及法律实施的情况;更感受到:为了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两国政府在促进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机制上运用了法律手段,对其产学研组织和科技人员从事创新活动给予了保障;这一举措,是值得我国加以学习和借鉴的。一、法国和荷兰的…  相似文献   
7.
论《合同法》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制度存在的缺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范晓峰 《河北法学》2001,19(1):147-151
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分别是英美法和大陆法中的传统制度,《合同法》经过借鉴吸收,在108条和68、69条规定了我们自己的预期违约和不安抗辩权.但由于认识上的局限,这种借鉴却导致预期违约制度传统的优势被削弱以及与不安抗辩权在适用上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我国专利制度中,就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而言,有了“新颖性”这一前提,基本上可以避免了与任何“在先权”的冲突。这就是说在技术领域中,只要某一技术占了先,它便会无例外地排除相同技术再获专利或保持原专利有效的可能性。但是在工业产权(专利和商标权)与著作权相交叉(乃至相重叠)的外观设计领域,“新颖性”的要求就远远不足以避免外观设计专利与“在先权”的冲突了。我国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