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邹政 《中国审判》2012,(5):74-75
违规销售墓穴遭处罚1952年,程亚龙在上海出生,初中毕业后被下放至安徽。1978年,26岁的程亚龙回到了上海,在一家雕刻厂上班,一干就是八年。虽然程亚龙文化程度不高,但自幼头脑聪明,深谙为人处世之道,而且能够敏锐地捕捉商机。1987年,他在亲友的资助下,创办了一家羊毛衫针织厂。几年下来,程亚龙不仅还清了当年办厂借下的债务,而且成功跻身为数不多的万元户行列。  相似文献   
2.
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研究从旧实体法学说,到诉讼法学说,再到新实体法学说,走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辨证过程。本文通过对旧实体法学说和诉讼法学说的检讨,简要介绍了新实体法学说的产生背景及主要内容,最后对新实体法学说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价,以期达到对新实体法学说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经历了从"否定说"到"肯定说"的转变之后,诉讼契约已经成为民事诉讼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承认诉讼契约已是现代民事诉讼的大势所趋,它不仅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和精神的要求,并且在民事诉讼程序中,还与当事人主义的民事诉讼模式,解决纠纷的诉讼目的,当事人之间的争讼法律关系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对诉讼行为的界定学界历来存有争议,传统的"要件效果说"和"效果说"已经不能适应民事诉讼法学的发展要求,"主要效果说"应运而生,在当事人行为的效果同时规定于诉讼法和实体法时,应当视当事人行为的主要效果属于何种法域来界定其行为的性质。但"主要效果说"并非完美,并没有具体解释何为主要效果?何为次要效果?应当对其进行修正,即将当事人行为的效力分为基础效力和附随效力,其判断的标准就是该行为是否对诉讼程序具有依赖性。如果该项当事人行为对诉讼程序具有依赖性,即离开诉讼程序就不会产生任何预期的效果,则其基础效力就归属于诉讼法领域,该当事人行为就属于诉讼行为。  相似文献   
5.
在民事诉讼实务中,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妨害对方当事人举证证明其事实主张的行为时有发生,此种行为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和诉讼平等原则,侵害了他人的诉讼利益,此即证明妨害行为。为保证在实践中保障当事人调查收集证据,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促进诉讼程序公平、正义、高效的实现,对于证明妨害行为应当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6.
罗婷婷  邹政 《学理论》2010,(14):111-112
劳动仲裁在实践中渐渐失落于运行行政化、程序复杂森严化和与诉讼同质化的趋势中,其权威性和效益性严重受损,要重构我国的劳动仲裁制度,就应力图从组织构成上确立独立性,并实行裁审分轨、各自终局的模式,使诉讼与仲裁错位互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