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7篇
法律   10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1.
偷漏税是一种全球性现象,发展中国家尤为严重.1986年,全美被偷漏的联邦所得税额达到1000亿美元,25%至42%的美国公民存在着程度不等的偷漏税行为.  相似文献   
2.
建立票据留置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而发生,当事人不能通过合同自由约定。根据我国担保法第八十四条之规定,留置只能发生在承揽合同、保管合同和运输合同中,除此之外,非经法律特别规定,不得适用留置。有人主张,留置权的适用范围应当更加开放,因为留置权...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我国票据法实行签名归责原则。票据法第4条规定:“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并按照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其他票据债务人在票据上签章的,按照票据所记载的事项承担票据责任。”这条规定表明:第一,票据行为人成为票...  相似文献   
4.
票据代理中的若干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票据代理,从民事代理衍生而来,因此,二者有相当多的共同之处。但票据行为,毕竟有其自身不同于一般民事行为的地方。我国票据法只是在第5条和第7条从侧面对票据代理进行了规定,而未就票据代理的全面作出定义和规范,这就给票据代理的理论认定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也给实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混乱。本文拟就票据代理制度中几个突出的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5.
<正> 农村民间集体信用组织,是改革开放的新生儿,它的性质、结构,及其对内对外关系,法律尚无明确的规范。本文拟就这些问题,作一尝试性的探讨。民间信用,与官方信用或政府信用相对,凡是非官方的金融活动,都包括在民间信用范围之内。民间信用内部,也有层次之分,它包括无组织的民间信用和有组织的民间信用。在民间信用发展的初始阶段,基本呈现分散、零星的无组织状态。有组织的民间信用,是在民间自由信用的发展基础上,由分散发生、偶尔进行的自发信用,变为按照一定形式,有组织、有目的进行的货币借贷活动。民间信用组织,从性质上分,有些属于私人或私人合伙,如私人钱庄;有些则属于集体经济或股份合作经济,如现在农村地区流行的合作资金会、合作基金会、乡镇金融所、金融服务社、农经服务公司、扶贫基金会、资金调节中心等。  相似文献   
6.
<正> 确定原则,是英美国家票据法中普遍采用的一项原则,这项原则要求票据上所记载的重要事项,即金额、时间和当事人,应当确定。确定的依据在于票据记载内容的本身,需要借助于票据记载以外的资料或证据加以补充、印证或计算的,不构成票据记载的确定。这项确定,在适用上不求绝对,但求合理。一项记载内容,是否已合理的确定,属于事实问题,由法官在诉讼过程中,根据个案原则,分别认定。 票据上记载的金额、时间或当事人不确定,将对票据的基本属性即流通性构成破坏,从而使票据从根本上丧失其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7.
吊销营业执照是消灭企业的法人资格还是剥夺企业法人的经营权,不仅在实务界没有统一的认识,即使在理论界也众说纷纭。本文通过对吊销营业执照性质的探讨,从理论上澄清了其本质为对企业法人经营权的剥夺,并提出通过建立企业法人的强制清算制度来完善我国的企业法人消灭制度。  相似文献   
8.
论票据对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对价(Consideration),是英美法中一个特有的概念。票据法第10条第2款“票据的取得,必须给付对价”,将对价这个概念,首次引入我国的基本法律之中。本文拟对对价的内涵、特征、法律效果等,作一番初浅的探讨。 一、合同对价 对价,起始是在合同法中加以使用的,票据对价,导源于合同对价,因此,研究票据对价问题,不能不首先明了合同对价的法律意义。 在英美国家,对价的概念最早是在判例中加以确立的。学者们经常引用的对价概念,见诸于英国1875年的Currie诉Misa一案。对价是“合同一方得到权利、利息、利润或其他利益,而  相似文献   
9.
<正> 诈骗罪是指以诈术获得财物或财产上利益的行为。在许多国家的古律中,诈骗行为是按盗窃犯罪处理的,只是到了后来,才从盗窃罪中分离出来,独立地构成了诈骗罪。工业化促进了经济的巨大发展,刺激了人们的物质需求。在片面的、粗俗的消费观念的影响下,人们越来越普遍地采纳了把财产需求置于精神申境界之上的社会准则。在这一社会准则指导下,许多人采取了非法手段,以满足共自身通过正当程序无法满足的巨大物质需求,诈骗犯罪由此而持续地、大幅度地增长。面对上述情况,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如制订防止  相似文献   
10.
论放高利贷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研究和探讨放高利贷行为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一、放高利货行为的含义放高利贷行为,是指对所贷之款索取过高利息率的行为。远在古罗马时期,《十二铜表法》就对借贷的最高利率作出限制性规定。中世纪寺院法,禁止公民从事有息借贷,违背者处以"廉耻罪"。王政时代,有息借贷得到恢复,但仍被基督教会视为"不道德的行为"。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契约自由成为私法的三大原则之一,德国、英国等许多国家,在民商法领域废除了最高利率的限制,借贷利息,任由当事人约定。法国、日本等少数国家,在商法中也废除了利率的限制,但在民法中则予以保留,按其规定,超过法定最高利率的部分,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