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建立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并对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在标准条件下获取腭皱的数字图像,对腭皱信息都进行采集、降噪、增强、分割、特征提取、边缘检测、信息匹配等处理,运用Matlab软件研制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系统,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从匹配结果来看,正确率达到100%。结论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数字化系统的建立,为同一认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腭皱模型分析法评价腭皱形态的个体独特性及正畸治疗前后腭皱形态的稳定性,探索腭皱形态在法医齿科学个体识别应用中的可靠性。方法分别收集70例正畸治疗前、后的上颌模型。通过模型测量分析对腭皱形态及个体识别进行检测,包括数量、方向、形状及长度的变化和近、远中侧端点分别在近远中向及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同时对正畸治疗前、后及正畸治疗后与其复制后腭皱模型进行配对检测,计算其平均正确配对率(%)。结果 (1)正畸治疗后腭皱数量、方向、形状及长度均有变化,表现为长度变化(28.6%);分裂(4.3%);联合(2.9%);方向变化(1.4%);形状变化(1.4%)。并且治疗后腭皱远中端点的前后向位移变化占45.7%,近远中向位移占40%;而腭皱近中端在在前后向和在近远中向上位移变化分别为32.9%和17.1%。(2)正畸治疗前组及正畸治疗后组不同个体均未发现相同的腭皱模式。(3)正畸治疗前、后模型的腭皱平均正确配对率为92.19%。而治疗后模型与复制后模型的腭皱平均正确配对率是99.05%。结论腭皱形态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尽管正畸治疗后腭皱的形态有一定变化,但仍可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应用于法医齿科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腭皱数字图像识别系统对正畸治疗前后腭皱形态匹配正确率的分析研究,为法医学中同一认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正畸患者治疗前后腭皱形态数字图像,通过腭皱数字图像识别系统对图像的特征进行提取并收录到腭皱数字库,运用Matlab软件完成对腭皱形态数字图像的信息匹配处理。结果正畸治疗前后,个体性检测匹配正确率各自都达到100%。正畸治疗前后腭皱形态匹配正确率为95.67%,配对检验结果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腭皱形态具有高度的个体特异性,正畸治疗后腭皱形态会发生多种变化,但对同一认定的影响不大。腭皱形态识别为法医学同一认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腭皱的形态图特征,进行口腔腭皱在法医学同一认定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收集100例成年人腭皱模型,依据腭皱的形状、数量、位置分布等特征对腭皱形态图进行全面系统的编码。编码顺序采用英文字母按照先右侧再左侧,先前部再后部的顺序编码,并且右、左侧编码以破折号连接。最后依据编码,统计分析腭皱形态分布特征。结果 100例腭皱形态图中,个体间未见完全一致者,每个个体不论男性与女性均表现有独特的腭皱形态图;且同一个体左右侧单条腭皱的形态及分布亦不同。波浪形腭皱所占比例最大(23.03%),三分叉形出现比例最小(0.74%),不同性别的波浪形及曲线形腭皱所占比例均较大,女性波浪形(22.7%)及曲线形(18.28%);男性波浪形(24.11%)及曲线形(21.43%)。结论口腔腭皱法医学同一认定的指标体系构建,将为法医学的同一认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