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0 0 0年年初 ,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 ,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和实践 ,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善于审时度势 ,从时代发展的高度正确把握党的建设的发展方向。从经济发展的视角看 ,“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 ,对我国新世纪的经济建设必将起…  相似文献   
2.
任何时代的制度都蕴涵了其价值取向,制度价值观表现出一定社会群体的共同心理,同时对社会群体行为产生一致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相应的制度价值观支撑,而这种制度价值观应体现对正义的呼唤、对秩序的维护以及对民生的诉求.  相似文献   
3.
WTO作为成员之间谈判和妥协的产物,其思维模式并非单一指向型的,而是表现为既提倡促进贸易的自由化趋势,又充分考虑到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及民族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并允许在合理利益下采取合法的贸易保护。WTO条款中一系列的例外条款和保障措施,即是这种思维模式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我们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人们对市场经济和伦理道德的关系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我们必须科学对待,不能盲目突破和妄自修改、取代;同时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使其更加丰满和富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发展价值观始终是引领一个社会或国家发展走向的内在品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深刻认识;实现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对正义、秩序和民生价值的追寻过程。  相似文献   
7.
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我们必须科学对待,不能盲目突破和妄自修改、取代;同时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使其更加丰满和富有生命力。从分析当前我国学术界争论的视角看,深化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收入分配制度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当前我们对劳动价值论的争论,一个重要的起因在于有人把劳动价值论当作社会分配制度的基本理论前提。认为既然承认和实践劳动价值论,就只能实行按劳分配,而不能实行其他的分配形式;认为资本主义之所以是一种剥削社会,就因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土地…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的道德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市场经济的内在道德取向视角 ,论证市场经济和伦理道德的内在统一性 ,即讲求伦理道德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内在属性。正是由于道德的支撑 ,才使市场经济制度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也正是有了道德的支持 ,市场经济的运行才能有序进行 ,才能保证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这样说,除了邓小平理论,还没有其他任何理论和学说能解决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以及如何建设现代化这个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实践所取得的初步成果,已经向世人表明:在这个理论指导下的中国现代化运动,不仅是中国的惟一出路,而且具有了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渐次推进的过程。渐进性改革中的逻辑起点、体制外成长、转型战略、经济改革与政治改革的配套协调等举措决定了它与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密切机理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