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法律   28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当代中国农村集体土地权利制度存在所有权与所有制关系混同、使用权与所有权权能趋同、权利关系与权力关系混同、私法缺位和公法越位以及功能错位等问题,因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受到极大的挑战.以土地所有制与土地所有权相分离为原则,对现行集体土地所有制进行股份制改造,在土地价值形态上实行农民集体所有制,变农民为股东,实现公平的价值追求;在土地实物形态上建立"集体法人所有权"制度,变农民集体组织为集体法人组织,实现效率的价值追求,这是当代中国集体土地权利制度改革模式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2.
儒家性善论与传统中国法治精神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晓霞  刘旺洪 《求索》2008,(12):111-113
儒家“性善论”是传统中国人治文化的源头。儒家“性善论”源于血缘文化,注重情感体验,缺乏理性烛照。由于儒家把“性善”认定为人性的普遍性、根本性特征,从而导致传统中国对修善即个人内敛自省的道德自律过分夸大,而忽视社会公共规则、制度等外在刚性约束机制的建立。这不仅使得传统中国在治国之道上迷信贤人政治,导致封建专权的无限扩张;也使得社会个体因被一味要求克尽义务,而普遍缺乏权利意识,导致传统中国法治精神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社会变迁与宪法的至上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变迁与宪法的至上性●刘旺洪唐宏强一、引言从法哲学层面而论,现代法治理论包蕴着一个深刻的逻辑悖论:一方面,在社会——法律双向互动结构关系中,社会是社会法制系统的根基,法律应当顺应社会整体系统的演进和变化而对自身的价值理念、结构体系和运作模式进行适时...  相似文献   
4.
刘旺洪 《法学家》2002,(2):3-11
现代化的动力机制的问题,在现代化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任何一个民族的现代化的性格、规模、速率、道路和模式都与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和障碍因素紧密相关.因之,法律意识现代化的研究也离不开对其动力机制的研究和探讨.本文的主旨在于,在比较分析各国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基础上,就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和阻却因素进行一般理论分析,以获得对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动力机制的整体性把握,为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下,监察委员会监察信息公开不能直接沿用行政监察信息公开模式.从世界范围监察机关信息公开实践来看,可以分为议会信息公开模式和政府信息公开模式.我国监察委员会监察信息公开既有议会信息公开的特点,也有政府信息公开的特点,此外还具有党务信息公开和司法信息公开的特点.要形成监察委员会监察信息公开立法模式,必须充分借鉴各种信息公开立法经验,制定统一的监察委员会监察信息公开立法,对监察委员会各类监察信息分别规定公开要求,以实现信息公开立法的一般性和特殊性规律.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国人权的宪法保障回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旺洪 《唯实》2004,(1):50-52
一从现代宪法的价值要义论之 ,宪法乃是人权和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是人权保障的总章程。人权是宪法的最高价值目标 ,也是现代政治统治的最深刻的合法性基础和终极价值追求。人类宪法和人权保障制度的历史表明 ,宪法与人权是互为表里、紧密联系的。无论是最早的宪政国家英国 ,还是美国和法国 ,都首先有人权的观念和人权的宣言或法案 ,而后有宪法的制度构造 ,以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宪法配置和规制 ,防止国家权力对人权和公民权的侵害。所以 ,尽管英国 12 15年《大宪章》还不是近现代意义的宪法性文件 ,但它已经包含了对人权的尊重和对国王权力进行…  相似文献   
7.
国家与社会:法哲学研究范式的批判与重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分析了近代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三种典型的理论范式的基础上 ,理性分析了近代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互分离和二元对立的关系范式的社会机理 ,探讨了这一近代法哲学分析范式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问题 ,并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出发 ,提出应当重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析范式 ,建立我国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机制 ,并将这种互动机制作为法治生成的真正的社会基础 ,实现我国市民社会的相对独立和自治、国家权力的科学配置和监控、国家与社会关系之法治整合。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的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目标,科学界定了依法治国的内涵,全面论述了依法治国与经济体制改革、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渗透着浓郁的现代法治精神,包蕴着极为丰富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的系统阐发和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刘旺洪 《群众》2013,(9):21-22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三大法宝之一。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得好,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群关系受到损害,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华民族崛起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只有深刻把握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新时期贯彻群众路线的新路径、新方法,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0.
法律意识现代化之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模式是世界不同国家在法律意识现代化过程中解决传统与现代、本国传统与外来化影响的关系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范式特征,是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民族特色问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划分法律意识现代化的模式固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但各种不同角度的模式划分具有兼容性,从传统与现代性的关系来看,它可以分为传统变异型,传统与现代断裂型、法律意识体系重构型;从法律意识现代化的动力来看,它可以分为内发型、外发型、混合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