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执政党政治精英集团内部的特定权力结构影响着经济政策的走向。在列宁主义政党作为执政党的国家,苏联历史上的经济分权、集权的变动与政治精英的权力结构变动有着密切的一致性。一般情况下,在中央委员会中地方政府代表所占的比重越高,经济体制就越趋向于采取分权的结构。在中央委员会的权力结构尚未发生根本性变动的情况下,中央要大幅度上收或者下放经济权力可能都不具有可持续性。为了检验该假说的一般性,我们同时将苏联和新中国的历史经验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 ,韩国和印尼、泰国等国各自在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而无效之后转而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请求援助。IMF在经过短暂研究并和相关国家进行谈判后 ,答应提供援助并在其主导下制定和实施了一套危机应对政策方案。菲律宾在 94年因受到墨西哥金融危机的影响 ,本身仍在执行IMF制定的稳定性经济政策方案 ,在危机爆发时处于该政策方案的第三阶段 ,因此在危机爆发后自然地就处于IMF的政策监护状态下。只有马来西亚以经济主权独立为由 ,拒绝了IMF的援助而独立地制定和实施自己的危机应对政策。尽管在IMF出面组织…  相似文献   
3.
在上海解放前后,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委猛打反腐"预防针",提醒干部注意廉洁自律。为了进一步制止贪污腐败现象,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发动了"三反"运动,并建立了纪委监察机构惩治腐败分子,追缴了大量赃款,对广大干部起到了警示教育作用,加上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实施,腐败现象大为减少,党在上海人民群众中逐渐树立起清廉形象。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对历届中共中央委员会委员个人基本信息和职业发展路径的数据分析为基础,以时间为线索,考察了中共成立以来中央委员会结构的变化。在本文中,中央委员会的结构主要指两个方面,即党、政、军在中央委员会中所占的比重和中央、地方代表在中央委员会中所占的比重。希冀通过对中央委员会结构历史沿革的分析来探讨中国共产党向执政党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6.
解放前的上海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大都市”,相比国内其它城市,它有着相对现代化的市政建设。不过,由于租界林立、华洋杂处,市政资源区域分布不均的矛盾极其突出。即使是那些租界区域,一切设施只为着便利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便利少数特权阶级的享受,上海普通民众基本享受不到有关服务。因此,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就提出“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人服务”的市政建设方针,希望改变紊乱、分割、畸形的上海城市建设,建设人民的新上海。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前,中国"三农"问题突出:农村萧条落后,生态恶化;农业基础薄弱,生产率低;农民食不饱腹,生活贫困。穷则思变,人民群众冒着重大的风险寻找改革之路。其中,小岗村"大包干"的秘密行动成为撬动中国改革的一个支点,点燃了中国农村改革之火,拉开了中国全面改革的大幕。中国共产党坚持走群众路线,相信和尊重人民群众在改革中的创造精神,中央以及地方一些领导对小岗村的大胆创造给予了保护和肯定,使得由小岗村开启的农村改革的"星星之火"最终形成"燎原之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其历史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