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要很好地存活下去,社会要可持续生存地发展,需要环境为其提供土壤和条件。环境之于人和社会,原本就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构成了国家社会谋求可持续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动力性软实力。社会谋求发展的当代进程中所面临的全部存在危机和生存风险,最终源于环境资源的自生境能力的衰竭。因而,立足未来而节制现实,制定环境资源代际储存之基本国策,全面探索环境资源代际储存的广泛社会方式,构成"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第三次变革,就是在工业文明基础上重建生态文明。重建生态文明,意味着人类文化的当代重建。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同样需要重建。中华文化的当代重建,首先需要重建当代文化视域与方法。这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应该确立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以生态理性哲学为认知基础;二是应确立文化重建的当代原则,即文化本位动力原则、立根扬本的本土文化原则、以人为本位的主体原则、多民族文化平等交流与整合原则、全球视域的文化传创原则;三是应构建文化重建的当代方法论体系,这一方法论体系应该以生态化综合为本体要求,以转换生成辩证法为认知方向、以过程-生长论为实践引导。  相似文献   
3.
文化强国的实践理性道路,是开辟低碳社会。低碳社会是以排放低碳气体、改变温室气候为动力,以探索新能源方式和技术方式为基本手段,以创建新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两翼途径,以实现“人与天调”的全新生活方式和美学方式为最终目的的生境化生态文明社会形态。因而,为实现生境化的生态文明目标,低碳社会的实践理性方向只能是全面探索可持续生存式发展,而不是可持续发展。低碳社会所面对的根本问题、所肩负的根本任务是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问题。可持续生存式发展是指在实现可持续生存基础上的发展。可持续生存包含人、社会、地球的可持续生存三层含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解决农民问题和发展农业经济的思考唐代兴对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程度.根本上取决于农村经济进入市场的程度。农业问题不解决.农民问题不解决.科技兴农的主张和政策导向是难以真正落实,农村经济市场化也会步履艰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将受到...  相似文献   
5.
文化强国战略,是在世界风险和全球生态危机境遇中自觉探索社会转型发展之体现。它的正确的实践指向就是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建设低碳社会。开辟可持续生存式发展道路,建设低碳社会,其根本的前提性工作和奠基性任务,是重建生境主义认知体系、价值体系和生境主义存在方式。这一工作的社会化展开方式,就是政府充分释放整合国家权力和资源的优势,以身作则,进行社会整体动员,全面实施全民低碳生活教育,培养公民低碳生活观,达到建立低碳社会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人力投资理论看当前教育唐代兴市场经济与人力投资在国家(即阶级)社会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论是经济基础,还是上层建筑,都不可能撇开人的决定性作用和主体性地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正确地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强调经济对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7.
社会健康发展,需要良序。社会良序敞开的基本方式,是国民人人为道德和行美德;支撑社会良序的动力机制是伦理精神,维护社会良序的结构力量是以伦理精神为导向的制度机制。伦理信任遭遇解构的现象方式是伦理行为放纵,本体方式是破坏维护社会良序的制度机制进而消解支撑其制度机制的伦理精神。当前,从老人摔倒"无人扶"到社会公信力下降,从"对人的不信任"到"对群体不信任"再到"对组织"甚至"中国制造"的不信任,是伦理信任遭遇伦理行为和伦理精神双重解构的体现。重建伦理信任的根本努力,不仅要加强道德和美德建设,更为根本的方策,却是培育人人为道德和行美德的文化土壤,重建护卫道德作为和美德追求的制度机制和支撑其制度机制健康运行的社会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8.
知识作为联系世界的特殊方法,以信念为动力追求真理,其本质是普遍指涉性的思想,形式呈现是概念。以自然、社会、人文为对象探索形成的知识体系内核,是关于自然、社会、人共生存在的法则、公理、律令及其运作规律,构成人类如何善待自然、社会、人以及怎样适度生活的依据、尺度、边界。尺度之于个人或社会,构成其行为边界。在生活世界里,边界构成利害是否有度的分水岭,尺度成为衡量利害得失是否合法合德的依据。因此,求知既成为道德生活的动力,更是创文明的方式,因为文明的内在支撑是合乎人性要求和自然法则的知识体系。而自觉的求知努力,开辟出知识体系的构筑之路;不间断地构筑知识体系,制度道德、法律道德和教育道德才能普遍形成,生活道德才成为每个人的生活所需。  相似文献   
9.
历史思想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其巨著《西方的没落》中表达了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政治是一种可能性”。这一基本思想传达出了丰富的政治内涵:政治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未完成、待完成和需要不断去完成的过程。在这个不断生成塑造的过程中,政治也可能把自己成就为文明,也可能把自己堕落为野蛮;也可能不断进步与前进,也可能一直停滞或倒退。这些不同的可能性均来源于人对它的定位与经营。定位和经营政治,当然属于实践活动,但却更需要理论上的引导和规训,由是产生政治学。  相似文献   
10.
知识论以知识为对象,伦理学以伦理为对象,讨论二者交汇何以可能,应从知识与伦理能否互涵入手。知识既是联系世界的特殊方式,也是以信念为动力辩明的真理,其内蕴的自在法则、公理、律令,构成知识和伦理的基础与来源。伦理(Ethics)之气禀、品性向习惯、风俗生成,敞开其普遍性体认方式、行为模式和精神结构,获得汉语“伦理”的本体性解释:“伦”之本义是辈分,本质是血缘,敞开为类聚。血缘贯通自然生育法则,辈分和类聚张扬自然之理,使“伦”与“理”会通生成人类原初认知结构的是人性。人性构成知识与伦理、科学与价值、知识论与伦理学交汇的逻辑起点;以此出发,向上行,达于形而上学,所有领域的真知将得到会通,知识论与伦理学交汇亦在此会通之境达成;向下行,开辟知识与道德的融通运用之道。前者以信念的确信、指涉的普遍性和解释的合理性为准则;后者以指涉的时空性、理解的精确性和使用的规范性为准则。统摄二者使之发生交汇效应的根本依据是合律性:首先是合社会律,但前提是合人文律,最终是合自然律。知识论与伦理学的交汇,最终是形下生活运用与形上追问真知相交汇的合律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