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发展观是人们对社会发展的基本判断,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总的看法。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观经历了经济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三次创新,最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世界的一种新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为了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以“兵谏”的方式突然扣留了蒋介石,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进程中,由于蒋介石在南京背信弃义扣押了张学良,又引发了东北军内部兵变的“二二事件”。能否正确处理这两个突发性事件,关系到中华民族分裂内战或团结抗战的前途命运。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首创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95 6年到 1976年 ,毛泽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最高领导人 ,在这二十年中 ,毛泽东领导党和国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 ,力求走自己的路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进行了艰辛探索 ,对一些重大问题作出了理论上的阐述 ,形成了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一、率先提出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任务195 6年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当毛泽东领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分别介绍和分析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创新之处。从中可以发现,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既有与我们党第一代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观一脉相承的一面,同时又显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潘利红  杨小霞 《前沿》2010,(24):43-4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应用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先后进行了农业合作化、集体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土地流转等改革,大大推进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的中国化进程,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  相似文献   
6.
潘利红  王兴泉 《探索》2002,1(5):33-36
知识分子政策是党的政策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国革伞和建设成败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经过多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本文对八十年来竞的知识分子政策变化进行了历史回顾与思考,论述了党对知识分子问题探索的变化过租及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问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和发展目的提出了宝贵的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指导作用,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最初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8.
乡村宜居环境治理是当前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2018年以来,广东省全面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乡村宜居环境治理行动,政府、企业、村民及乡贤理事会共同参与,其中,政府是"主导者"、企业是"守护者"、村民及乡贤理事会是"参与者"。同时提出要通过强化政府的组织与引领作用、优化企业环境绿色发展模式、切实发挥村民及乡贤理事会的主体作用等实践举措,为广东省甚至全国其他地区开展乡村宜居环境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地努力探索提升政治参与的协商民主新形式,其中广东省Z镇"村民议事厅"作为一种乡村协商治理创新的实践形式,实现了村民利益诉求的有效表达,促进了乡村治理能力的提升。未来破解"村民议事厅"主体性、共识性、制度性三大瓶颈,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作用,提升村民的民主法治意识;积极进行乡村协商治理的新探索,提高治理效率;完善"村民议事厅"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0.
黔南布依族、苗族、水族、汉族大学生音乐素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研究黔南州布依族、苗族、水族、汉族大学生音乐素质状况,发现其规律性和差异性,据此探索出对少数民族学生音乐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从中寻找出适合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教育模式,使民族师范学院的音乐教学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