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大广 《前线》2020,(1):79-80
南广阳城村党支部从自身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方法和路径,使得党建引领不再是一个贴在墙上、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抽象概念,而是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组织动员力、群众感召力和制度执行力。党建引领是中国基层治理的最大优势中国基层治理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根基。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着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它“特”就“特”在是党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规划研究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程.在新形势下,着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规划研究有其必要性和现实意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战略规划研究是一项严肃且重要的工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把握一些具体原则,只有遵循这些规律和原则才能实现战略规划研究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人文社会科学是我国科学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邓小平高度重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事业,他不仅重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作用,也对繁荣发展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应该坚持的根本原则及具体途径做出过许多重要阐释,最终形成了作为邓小平理论重要组成部分的邓小平人文社会科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是指思想政治工作也要随着客观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自身的内容和形式、方针与原则、方式与方法等。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性具有客观必然性 ,遵循相应的根本原则。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首先是树立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 ,唤起全党全社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重视 ,不断提高主体自身素质 ,思想政治工作应当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要重新认识客体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第八个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这一科学概括,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体现了我们党对增进人民福祉这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的深刻体察。  相似文献   
6.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摆 在我国教育界面前的一个重 要而艰巨的历史重任。这个问题不解决不行,解决得不好也不行,这是一个关系着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我们党能否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能否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能否造就一大批人才,特别是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党的事业要繁荣,离不开大批有用之才特别是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支撑。正如胡锦涛同志在刚刚闭幕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的那样:“人才问题是关系党…  相似文献   
7.
加强党的干部作风建设的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干部作风建设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与国家的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也是当前党的建设的中心任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注重典型引导,宣传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充分认识党的建设的整体性、长期性等措施促进党的作风的根本好转,以适应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任务对党的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同中国共产党建设实际相结合所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时代之问,彰显了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的巨大勇气和坚定决心,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王大广 《前线》2023,(4):78-80
公众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高质量的公众参与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具有重要意义。首都北京以接诉即办改革为牵引,通过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的多元化路径,激发公众参与的内源化动力,深化公众诉求数据的智能化分析,提升公众评价的科学化水平等途径,不断提升公众参与水平。在推进公众参与基层治理过程中,持续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有效引领公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公众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