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6篇
综合类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信用证以其高效、快捷和安全性高的特点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重要的支付工具。然而,作为信用证交易中心环节的银行审单却由于标准的分歧和争议致使信用证的拒付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信用证交易的顺利进行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本文以审单标准的四项主要原则,即表面相符、单证相符与单单相符、严格相符、合理谨慎为线索,结合立法、惯例与实际案例,尝试性地对审单标准予以较为细致的考察和剖析。  相似文献   
2.
刑事诉讼程序的科学划分,应以特定程序之目的、程序中的主导性权力、程序内部之构造、程序所蕴涵的法律关系内容为依据。我国根据诉讼的时序确定了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五个诉讼阶段,这种划分方法不符合刑事诉讼基本原理,难以对司法改革发挥积极影响。科学的刑事诉讼程序,应当界分为审前、审判和执行三大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对如何分配劳动力资源,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他首先充分认识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劳动力资源的动员与组织问题,然后对劳动力资源的分配,提出了分配上的顺序优先原则和平衡原则。毛泽东对劳动力资源问题的探索,一方面是对其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经验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正确把握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劳动力资源问题的探索,总结其经验教训,无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毛泽东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对如何分配劳动力资源,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他首先充分认识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劳动力资源的动员与组织问题,然后对劳动力资源的分配,提出了分配上的顺序优先原则和平衡原则.毛泽东对劳动力资源问题的探索,一方面是对其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经验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正确把握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劳动力资源问题的探索,总结其经验教训,无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从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的经验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对我国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劳动力资源的组织和分配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正确把握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总结其经验教训,对新形势下保障人民当家做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刑法学中有作为与不作为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的区分对刑法的研究以及刑事案件的办理具有积极的意义。长时间以来专家学者对这两个的区分都是依据这两个动作行为所具有的性质区别的,即依据事物本身的动静态来区分。如洪福增所说"依通说之见解,行为乃基于意思决定而为之身体动静。出于身体之运动者为作为,由于身体之静止者为不作为。作为又称积极行为,而不作为又称为消极行为。"本文分析了刑法学中作为与不作为的相关内容以及相互之间的区分。  相似文献   
7.
陈韬 《世纪桥》2008,(12):5-6
在毛泽东漫长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对如何分配劳动力资源,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他首先充分认识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劳动力资源的动员与组织问题,然后对劳动力资源的分配,提出了分配上的顺序优先原则和平衡原则。毛泽东对劳动力资源问题的探索,一方面是对其革命战争年代“群众运动”经验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正确把握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劳动力资源问题的探索,总结其经验教训,无疑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教育产业化可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解决学校资金短缺问题,有利于扩大内需。但是,造成了学生家庭沉重的经济压力,而且其横向依据不能成立,社会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9.
一破产能力发端 如果法律不能提供必要的利益保护机制,各个债权人便只有从非法或半合法的渠道来实现自己的利益,而且前为止最为有效的办法是诉诸于民事执行。在远古,债权人自力救济盛行而且一般采取人身执行为主的方式。罗马建国440年以后,财产执行制度逐渐建立并获得发展。财产执行之方法采取委付财产的方式。法  相似文献   
10.
这里说的是乐东黎族自治县万冲镇三人村黎族妇女刘玉英种香蕉致富后,拆掉一家六口蜗居的船型茅草房建起小洋楼的故事。用种香蕉挣来的钱盖起楼房,自然就取名“香蕉楼”了。这“香蕉楼”约260平方米,两层两厅六房带卫生间,里外全彩瓷装饰,紫红米白相间,琉璃别致。小楼耸立在偏僻的黎村山寨,显得颇为雍容气派。面带笑容的刘玉英看见我们对她的“杰作”感到惊奇,便一五一十地讲述起“香蕉楼”的来历。40岁的刘玉英,吃苦耐劳,勤思善变,小算盘拨拉得好响好响的。操持家业,她与丈夫刘新平明确分工:自己荷锄拢畦,耕田耙地,添养家禽六畜,丈夫开手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