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3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微观培育是一个认知、认同、信仰、践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即需要从觉知、情感、意志、实践四个维度加以把握。在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觉知认知是始端,情感认同是关键,意志信仰是思想制高点,外化于行是最终归旨,四者融会贯通,渐次深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看得见、学得来、信得过、行得通的日常自觉修为,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于微观个体层面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2.
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来,习近平在不同的场合对国家治理进行了相关论述,总结习近平的国家治理思想,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实现我国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一、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所谓政治文明,概括地说,就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它既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进步成果,又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政治文明的含义是以民主为核心,包括自由、平等、正义、法治等的思想、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是列宁晚年关于国家机关改革问题的一篇重要文章,阐述了建立一个广大工农群众积极参与的,独立的、具有绝对权威性的监察委员会的实施方案。文中蕴含的党和国家权力监督思想与我国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权力监督体系的思路不谋而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