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8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戴茂堂 《政策》2012,(8):90-92
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的"2009年全球最有权力人物排行榜"前10名中有5名出自公司。在进行财力、影响力和权力的综合考量后,他们的名字和国家元首、宗教领袖及王室成员列在一起。影响世界格局的,不再单单是政治,还要加上公司的名字。世界的繁荣或衰败,国家的兴盛或萧条,个人的荣华或落寞,都跟公司这个名字联系在一起。公司已经渗入...  相似文献   
2.
戴茂堂 《求索》2014,(2):64-68
和谐问题的讨论基点在于人,而人总是从三个维面建立和发展各种关系。这三维关系分别是人与人之上的天(中国称天道、西方称上帝)的关系、人与人之下的地(事物)、人与人之中的他(她)的关系。从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人与天的关系对和谐提出宗教道德方面的诉求,从人与地的关系对和谐提出生态道德方面的诉求,从人与人的关系对和谐提出人际道德方面的诉求。  相似文献   
3.
戴茂堂 《政策》2012,(1):34-36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运用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当前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并取得重要成果的30年,也是中国社会经历价值观念最大变迁的30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是一次充满革新意义的现代转型。在价值观念的基点上,整体主义正在逐步转变为个人主义;在价值观念的目标上,禁欲主义正在逐步转变为幸福主义;在价值实现的正面手段上,德性主义正逐渐为科学主义所取代;在价值实现的负面手段上,人治主义正在逐渐为法治主义所取代。  相似文献   
5.
当下哲学界对不可知论有诸多误读,而这种误读又强化了哲学界对哲学问题的诸多偏见。为此,本文通过对康德不可知论的重新诠释,力图澄清哲学界对不可知论的诸多误读以及对哲学问题的诸多偏见。文章最后指出.哲学家应该。自知其无知”、哲学应该“无定论”、中国哲学尤其应该学会批判性地接受不可知论。  相似文献   
6.
7.
戴茂堂 《政策》2009,(4):49-51
学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其基本内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针:涵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纽带和力量源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这可以算是目前为止学界形成的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8.
戴茂堂 《理论学刊》2007,1(12):64-68
在道德与法律相关性问题的讨论中,流行一种法律优先理论。该理论主张法律是高于道德的更好的社会规范手段和制约机制,在当今道德滑坡日趋严重的情形下,应该走道德立法的道路,即将道德变成法律规则强制人们去遵守和执行,这就是所谓的"道德法律化"。文章通过分析道德法律化的困境,提出了法律道德化以及走向道德自律的相反主张。  相似文献   
9.
戴茂堂  ;李家莲 《求索》2008,(5):84-86
本文立足于伦理学的视角对于集体主义从肯定和否定,即“是什么”和“不是什么”这样两个维度进行了阐述,提出集体主义其实是一种公德,即合乎公正的德性,而并不是通常人们所理解的个人的对立面,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中西方伦理学对于集体主义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中西文化的大背景下就中西道德责任观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认为,在回答责任从何而来、责任向何处去、责任何以承担这三个基本问题时,中西伦理学均表现出根本的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