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中国政治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正>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方针。改革开放40余年,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写入  相似文献   
2.
<正>备案审查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重要职权,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必须加以深刻认识并付诸实践,积极探索地方人大行使该项职权的新路径和新方法,推动这项制度落地生根、完善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遵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2018年6月4日,在延安干部学院新任地市级党委政法委书记培训示范班开班式上,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首次正式提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概念,指出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城市特点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方式现代化,必须坚持法律规范先行。在地方立法优化对市域社会治理制度供给的路径上,应当注重:深化问题导向,提高地方立法制度供给的准度。市域地方立法越契合地方实际,越能解决地方问题,立法制度供给的准度就越高。各市域的经济、文化、教育、风俗、民情不同,问题不同,对立法的需求也不同,必须充分考量市域的实际状况,通过立法准确真实回应市域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