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4篇
  2018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之后,中国社会学研究也进入了新时代。要适应我国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这"同时进行的双重转变",完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社会学理论支持的历史使命,应自觉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走自己的路,建立具有中国气派、中国作风、中国评价体系的中国社会学学术体系。这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中国社会学中国化、时代化、全球化和实践化发展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2.
对几个经济学概念的重新认识吴怀连中国16年的改革,最大的成果是确立最终目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并初步形成了走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改革理论。随着邓小平同志设计的改革蓝图进一步展开.实践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梳理了区位论和社会区位思想的发展演变。发现它们虽然源于不同的学科,但相互采借,相互影响,在“体系”、“区位”和“中心——边缘”等基本概念外延的扩展和内涵的抽象方面,逐渐走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关于社会结构的区位性研究的统一理论——社会区位论。这一理论用以分析和表达社会结构性质,尤其是中国社合结构性质,将是一个很有解释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走向边缘、回归中国:21世纪前期中国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怀连 《探索》2001,(1):40-42
从全球一体化和世界体系看,中国只能屈居边缘位置.中国的社会体制和文化,具有市场产业化的、家国一体的、地缘共同体和世界主义的特征.这样的体制和文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与世界后现代主义社会目、标相一致.转入21世纪,中国将会出现向本土文化和体制的回归.走向边缘和回归中国是一种客观判断,不等于无新作为和复旧,而是走向中心区位的必经阶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步.  相似文献   
6.
从农村社会学的发展看社会学中国化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对中国学术和建设事业有所贡献的社会科学,社会学追求的学科建设的具体目标是使自己中国化。所谓中国化,即是通过社会学的经验研究,积累表现中国社会结构、运动与发展特殊性的材料,从中归纳出高层次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模式,用以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与发展,并补充和修改西方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的竞争,将给企业、劳动者和城乡居民带来诸如失业、破产等的风险和生活的不安定感。社会保障则是通过特定的形式向其成员提供保护与扶助的系列公共措施的总称。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住房保障、优抚安置等。 社会保障产业化就是要让目前的社会保障各项事业或活动,分层逐步地朝产业方向发展,或使其具有产业的性质,或用企业的方式来管理,使之成为自我增益、自我发展的社会安全服务系统。社会保险产业化是实现社会保险良性循环的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