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法律   5篇
中国政治   4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不起诉制度的法律适用(一)不起诉制度的涵义及诉讼功能。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或者对自行侦查终结的案件,经过审查后,认为犯罪嫌疑人具有刑诉法第15条规定的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或者犯罪嫌疑人犯罪情节轻微依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或者经两次补充侦查尚未达到起诉条件,而作出的不将案件移送人民法院进行审判,从而终结诉讼的决定。不起诉决定是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结果之一,直接产生终结诉讼的法律效力。不起诉的概念表明:第一,不起诉是公诉机关依其职权所作的一种处分行为。…  相似文献   
2.
国外有关律师保守职业秘密规定,都表现为一种法律义务。这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均较明确。律师保密权主要由程序法来规制。需要指出是,大陆法系国家,职业秘密不仅适用于律师与当事人之间的关系,而且适用于所有由于其身份或专业或由于其临时或固定职业而掌握的有关秘密的所有职业行为人。律师的保密义务则主要以实体法来规制。保密义务的技术手段为设定实体法律责任。在大陆法系国家中,律师的保密义务的法律责任主要规制于各国刑法典之中。在我国,关于律师职业秘密问题,一直困扰着律师实务界和理论界。那么,我国律师保守职业秘密…  相似文献   
3.
司法的现代化与本土资源──专家、学者谈司法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步入二十一世纪之际,应当说我们比任何时刻都关注中国的法治之建构。公正司法作为救济和支撑法治秩序的手段,正为人类的文明史所认可。评估我国当前的司法公信力,绝不容乐观。我们必须进行司法改革。在这场改革中,怎样结合中国特色而向国际公认的司法标准靠拢,将是我们所关注的法治热点问题。为此,本刊特摘要刊登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以期进一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鼓励废除死刑,但不强制废除死刑,适用死刑必须严格遵循程序法和实体法。我国死刑案件的审理,需要通过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健全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完善直接言词原则及传闻规则、提高判处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补强证据规则,来提高死刑案件的质量,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5.
司法宽容作为一种司法的伦理实践,有其深厚的伦理哲学根基。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和价值的多元性构成了宽容的本体根据;人的认识的相对性、有限性与可错性本质,是宽容获得合法性空间的认识论前提;人性凡俗性、有限性和矛盾性,是宽容意识生长的人性保证。  相似文献   
6.
刑事被害人求偿制度变革的伦理分析与立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规范总是随着制度正义观的嬗进而嬗进。刑事被害人求偿制度的变革概莫能外地表征矫正正义的进化:从报应性正义走向修复性正义。报应性正义驱使下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弊端重重。修复性正义的勃兴使得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悄然诞生。我国应确立全国性的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彻底代替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尽快制定单行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法》。  相似文献   
7.
张善燚 《河北法学》2001,19(4):58-62
人民陪审制度,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度得到法学界的普遍盛赞。人民陪审制度对实现司法公正、司法民主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前我国陪审制度已基本流于形式。为此,我们呼吁坚持人民陪审制度,完善人民陪审制度。  相似文献   
8.
张善燚  潘庆娜 《学理论》2010,(22):108-110
刑事错案的发生使得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司法善后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除及时矫正错误裁判以外,对刑事错案责任人追究责任也显得尤为必要。我国的刑事错案追究制度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状况。我国应该在学习外国相关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设计和推进合理化刑事错案追究制度。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创制进入实质论证阶段,刑事证据规则正为诉讼法学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广泛关注。笔者拟就此谈些粗浅看法。思考之一:创制刑事证据规则是我国刑事诉讼现代化的迫切要求分析我国刑事诉讼证据规则的内  相似文献   
10.
论农村社会冲突的多元化解决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农村社会冲突解决机制经历了“德政一体化”、“法制模式”的发展历程。在完备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体制下 ,“多元化模式”应运而生。作为法治社会纠纷解决体系的重要范式 ,“多元化模式”倡导的解决纠纷的精神在于 :作为法律救济的诉讼和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并重 ;在不断最大化追求诉讼的公正、秩序、效率价值的同时 ,充分尊重并健全以当事人合意为基础的非诉讼纠纷解决的方式 ;在诉讼与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的价值冲突中 ,寻求统一、平衡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