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徐晓海 《长白学刊》2010,(5):133-136
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社会矛盾已呈现出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群体性等“凸显”的特征,其最根本、最深层的原因在于利益分配不公、利益主体诉求和表达渠道不畅等,直接原因是原有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因缺乏完整而统一的体系而未能及时、恰当而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顺利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创建完整而统一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2.
社会化是人类个体不断自主地内化社会规范的长期过程,信任是对他人能作出符合社会规范行为的期待。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基于内化社会规范而形成的社会规范共识,因此,社会化对于人与人之间信任的培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培育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农业自然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的难题;农业的弱质性、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生产经营方武落后交织成的难题;建设小康社会要求与农民素质不高的矛盾;城乡二元结构、重城轻乡政策导向造成的难题,一般认为它们是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但是,在这些难点背后,还有更重要的原因,即为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而制定的政策与制度安排是否符合农民日常生活行为原则。历史和现实的经验证明,要使农民行动起来,党的方针政策必须符合农民日常生活行为原则。  相似文献   
4.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在取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释放出种种深刻的社会冲突,其中最为核心的冲突就是社会公正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要以社会现实对制度公正性的质疑为切入点,采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对社会生活不同领域制度公正原则的冲突进行分析,进而从日常生活世界的独特视角出发,超越各专业领域的狭隘性,寻找建立制度公正原则的共同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转型期制度公正原则重建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徐晓海 《长白学刊》2009,(3):110-113
社会正义的首要前提就是制度是否正义,没有正义的制度不可能实现社会正义的目标。而以日常生活为根基、向生活世界回归,在生活世界中重新评价并协调各种制度正义观,能避免正义观念、正义评价和正义制度的片面性。制度正义原则确立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世界,而确立日常生活中常人的主体地位,立足日常评价的基础性视野是制度正义实现的有效途径。这种思路不仅合逻辑,而且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民日常生活中具有讲理、人情、现实互惠、守法和依境变通、折中求和的行为原则,它们在农民的现实生活中具有合理性,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即要求建设小康社会以农民生活为本,各项工作必须体现党的宗旨;要求我们的理论既要创新又要贴近生活,真正发挥理论指导实践的功能;要求政府各部门制定的政策力求合理、公正、统一,防止政策上的失误;要求干部办事公平,与农民互惠交往,促进于部队伍的廉政建设;要求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化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现象,除了资源、技术、人才等传统经济因素外,制度因素是区域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区域发展除了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安排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才能真正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