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5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1.
借鉴和吸收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和正确选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又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新的升华,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李贵忠 《人民论坛》2015,(2):172-174
在中共二大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国情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中共二大初步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又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理论。中共二大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社会实际的初步结合,迈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李贵忠  王青荣 《前沿》2006,(9):80-81
本文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发展要求,立足欠发达地区农业大市的实际,借鉴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工业化发展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业大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七点思路。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物质与精神"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十三大把精神"文明"确定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目标之一;十四大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五大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命题;十六大把"文化更加繁荣"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之一;十七大明确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并把文化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格局之中。  相似文献   
5.
李贵忠 《前沿》2007,1(4):3-5
笔者考察了毛泽东对过渡问题思考的三个历史阶段。概述了各阶段思考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及其特点,重点揭示了第三次思考与前两次思考的不同,提出了三次思考的理论成果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实际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理论成果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李贵忠 《前沿》2013,(11):172-174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在以往理论成果基础上,总结文化建设的新经验,进一步回答了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意义、重点、方针等一系列问题,全面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其创新极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贵忠  杨素芳 《前沿》2006,(12):13-15
邓小平认为,在党的建设问题上,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他强调要把制度建设当成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党内民主的落实、腐败的根除、监督的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加强等党建问题,都要依靠制度建设去实现。他的制度建党思想,对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实;对于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等党的建设的最为迫切的现实任务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化县快大茂镇党委在全镇党员中开展了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通过运用民主评议这一载体,解决了“双学”活动的切入点、着力点和结合点问题,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确目标掌握要领评议工作能否扎实有效,达到预期目标,思想认识是基础,学习教育是关键。镇党委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并贯穿于评议的全过程。一是搞好阶段性的学习教育。评议前的学习教育,着重学习党章和邓小平理论,提高认识,端正态度,增强参评的积极性;评议中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针对不同心态,教育党员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解决自评时检讨、互评时摆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